这个提拔速度,在溯光并非没有先例。
最早跟随沈子旭创立溯光的三个人,秦梦早已是溯光的副总裁了,负责溯光游戏、动漫的市场推广。王小明则是湛蓝工作室的负责人。
叶亦寒的职位最特殊,沈子旭安排了一批顶尖美工,模型,程序并组成了一个攻坚组,不隶属于任何工作室,专门负责一些核心项目的开发和改动,这个小组一般跟随沈子旭出动,沈子旭最近盯紧哪个工作室的项目,这个小组就会出现在哪个工作室。
有人可能会奇怪,一个独立的部门突然参与到其他工作室对游戏的开发,不会引发混乱吗?这个就要从叶亦寒和沈子旭的配合和特殊性来解释了。
沈子旭毕竟只是游戏制作策划的发起人,最终游戏在制作的过程很有可能背离了沈子旭最初的想法,而叶亦寒是最能理会沈子旭意思的人。
所以一旦沈子旭发现项目的某些开发不仅背离了沈子旭的初衷,还不能给游戏带来有效提升,甚至会给游戏的成品带来不良反应,就会让叶亦寒小组出场,调整游戏开发的方向,确保最终的成品符合沈子旭的预期。
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溯光的惯例了,各大工作室集思广益,根据沈子旭提出的方案,用自己的开创性思维制作游戏,沈子旭会在制作过程中监督,如果工作室的开发方向发生问题,就可以及时纠正,这样各大工作室均可以有较强的独立性,工作室的员工也能在学习中快速成长。
这也是溯光能够如此快速组建新的晨曦工作室的原因,在溯光工作的员工,不仅有着独立的思维,同时也学习到了沈子旭的游戏制作理念,成长的飞快,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
晨曦工作室既然已经创建,沈子旭自然要给他们一个项目练练手,正好美国agc游戏大赛即将开始了,沈子旭就给晨曦工作室报了名。
agc是美国游戏制作大赛,全名是美利坚游戏制作者大赛,每三年举办一次,本来只是平行宇宙里,比较成功的游戏制作人们,为了加深交流,扩散思维的休闲类比赛,在越来越多知名游戏制作人都参与进来以后,已经成为了游戏制作这个领域的权威比赛。
只要在agc大赛里拿到了奖项,就会成为游戏制作人这个圈子里毫无疑问的明星,每年都有许多新人和顶尖游戏制作人参与到这个比赛中来,他们或为了出人头地,或为了赢得更高的荣誉,这也导致agc大赛的规则越来越严苛。
如今,赛制已经变成,大赛提前三个月开始报名,届时赛事官方将会给出比赛的要求,三个月的时间是为了照顾那些游戏界的新人,这个时间段只够制作一些精良的独立游戏,那些顶尖游戏制作人也就没机会拿出3a大作来碾压这些新人了,所以可以预测到,最终各大工作室推出的参赛作品都会是一些优良独立作品。
而这场比赛的赛制非常透明,制作要求全部是报名开始后随即抽出的,没有制作人能事先知道本届agc大赛对内容的要求,也没人能够提前做准备,最终的成品可以说是完全在考验游戏制作人员的综合制作水平,创意,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