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逆风,看来,要等下一波的潮水咱们才好顺流而回了。”
听到董酋姑如此说,郑福松已经不再惊异于其行船的丰富经验,反而欣慰于受困与海上,自己倒是能和对方单独多呆上一会儿了。
这时,恰好董酋姑又走了过来,郑福松随即放下手中正拖着的一具海盗尸体,站直了身子。可还不待郑福松开口,董酋姑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有些忐忑与紧张地小声问道:
“郑公子,还有一事,我依然想不明白。”
“小姐请讲。”
只见董酋姑犹豫了一下,脸色有些涨红,而后还是忍不住问道:
“宋伯应当已将你送走才对。可你为何折返回去,而且又混入了这群海盗之中呢?”
郑福松愣了下,而后笑了笑,诚恳地答道:
“其实,再次折返,是因贵府仍有危险,在下实在心有不安。而至于混入这群海盗,不瞒小姐,则是因为不慎暴露了行踪。不过,也许是命中有缘,倒也刚好让我得了这个机会,可以报答小姐此前在这九折礁的救命之恩了。”
听到郑福松如此说,似乎也是赌上一条性命冒充海盗同伙,这才间接救下了自己,董酋姑脸上更显通红。不久前那个单手持刀、视死如归的样子这时已再也不见,反而更像是一个娇羞的小姑娘一般。
而郑福松也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转而问道:
“对了!前日姑娘在九折礁救起在下时,除了那个脸上有十字疤痕之人,是否还有见到其他活下来的人?在下依稀记得,沉船之时,还有不少与在下同船的同伴也都一起不幸落水了!”
“这……我驾船而来时,恰好撞见郑公子你和那个脸上有十字疤痕之人各漂在一块木板上。所以才将你们二人都救了起来。至于其他人——”
此时,眼见郑福松的表情已是极为失落,董酋姑又靠近了一步,直接来到了郑福松的身边,转而劝道:
“不过,兴许还有人活了下来。九折礁这一带的水流极为复杂诡异,令人捉摸不定,或许其他人同样活了下来,只是被海水冲到了别的地方也说不定。”
“希望如此吧。”
郑福松长叹了一口气,心中暗暗祈盼着老天保佑,程校尉、甘辉以及其他同船的明军将士都能平安无事,转危为安。
而回过神来后,郑福松见董酋姑对自己的态度愈加温柔,似乎也已对自己渐生好感,心中涌过一丝暖流的同时,那个在心底憋了许久的秘密却实在是有些忍不住了,不禁再次试探着问道:
“不过,在下实在想不明白,姑娘你为何会对这片九折礁——如此熟悉?”
看着郑福松满脸的疑惑,以及目光中热切的期盼,董酋姑的目光虽然依旧有些躲闪,但是抿着嘴唇纠结了一阵后,还是叹了口气,终于开口道:
“公子今日既冒死救我,我也实在不便相瞒。不过——”
董酋姑忽然一脸正色地看着郑福松的双眼:
“公子你可否保证,会永远保守这个秘密,绝不会对其他任何人讲起。”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姑娘既如此说,在下一定保证绝不对其他任何人讲起便是!”
见郑福松说得极为诚恳,再加上三番两次的偶遇与缘分,董酋姑的心中对其也早已不比寻常,于是深吸一口气,开始向郑福松讲述起往事:
“其实,不知是我。家父、祖父,乃至祖上……都对这片九折礁了如指掌。这事情,还要从许多年前说起——”
而随着董酋姑的娓娓道来,郑福松也开始渐渐听得入神,以至于完全没发现,还有一处尚未觉察到的凶险,仍潜藏在暗处窥视着,同样在静静探听着二人间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