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寒冬(二十一)(1 / 2)

虽说已是暮春时节,只是,我心头的寒意,未必就少于那严冬时节。

在屋檐下,推开那木窗之后,我伸手开了偏东北的那扇侧门。越过门槛之后,我发现,客厅里空无一人。过了中门,到了第二进屋子,除了我自己,依然没有第二个人的影子。在第三进屋子,也就是我家的厨房,我也只是和自己的影子在一起。

餐桌上,没有菜的影子。

揭开饭锅,饭粒倒是见到了一点儿,只是,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再怎么颗粒归碗,我所能够吃到的米饭,都不会超过一大口。说得夸张一点,塞牙缝儿都不够。

“唉——”的一声长叹之后,我重重的坐在餐桌旁的竹椅上:唉,今天怎么这么倒霉的,从学校里失意而归也就罢了,谁知道回到家里之后,连吃碗饭填一下肚皮,也成了泡影。那句话说什么“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倒是说到点子上了。

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比较合理的猜测是,去外地赶圩之前,伯伯是煮了午饭的了。不巧的是,所下锅的米,放得偏少了些。我哥哥和我的两个妹妹,放午学回到家之后,三下五落二,就把这本就偏少的饭菜,吃光殆尽了。可悲之处就在于,这一天,因为耽误了一点时间,我是最后一个回到家的,于是这一刻就只能饿着肚子,坐在这竹椅上了。

如果母亲还在家,当不至于是这样一种情形吧?安葬父亲后的那个夜晚,我家的客厅里,曾开过一次家庭会议,只是,那样的一次会议,却闹了个不欢而散。过年之后,事情一步步的朝着我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伯伯姑姑站在我们兄妹四个这一边,不希望再有人再来;眼看着无法调和,一气之下,母亲就先到外面去了。

说句心里话,对于母亲离开这个家,我是一万个不愿意。只是,我们兄妹几个人,对亡父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于是,至少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接受继父这样一个角色。

这些日子里的这样一个局面,也可以说是某种不欢而散吧?

或者说,目前,双方正处于相持(僵持?)阶段。

哦,如果打开这厨房的后门,就是一个小院子了。嗯,在我家的这个小院子里,种有两棵柿子树。每到春天,这柿子树,那原本光秃秃的枝头上,就先是嫩芽初绽;看到这些米粒大小的嫩芽之时,我就知道,春天到了,春姑娘来到了我家。再过一些时候,枝头上绿叶迎风,小院子里绿意肆意。紧接着,随着绿意的加深,枝头上的那些花朵,也竞相开放,这情形,恰似那两句脍炙人口的唐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