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夏夜月影(六)(1 / 2)

那姑娘淡淡一笑,柔声说道:“我,从桂林来——”

“啊——”的声音响起,这时旁边几个人的赞叹声。

对于她们的赞叹,我也能够理解:这条小街,位于柳州西北约三十公里处,属于岭南地区,属于亚热带。由于纬度偏低,蛮热的,再加上常年劳作,人们的肤色,多半偏黑。而桂林,位于柳州以北约二百公里处,纬度稍高一些,那儿的人,皮肤自然要白嫩些。因此,这一声赞叹,是发自内心的,是由衷的,是情不自禁的。

阿鬼的姐姐,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家,这样问道:“哦,是桂林市区吗?”

那姑娘微微一笑:“不是,是阳朔——”

阿达的姐姐,也是一位二十上下的姑娘,轻声说道:“哦,不在市区——”

我隐隐体会到,阿达姐姐这样说,是由于内心找到了某种平衡,意思是说:喂,这位姑娘,别看你白白嫩嫩的,可到底也不是桂林市区的啊!

那位姑娘也像是看出了什么,稍稍提高了一点嗓音,这样说道:“其实,阳朔的风景,不会比桂林市区差,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阿达姐姐没接这句话,只是把目光转向阿鬼姐姐。

过了片刻之后,阿鬼姐姐这样说道:“嗯,以后有空,倒是要去看看的——”

“嗯,欢迎,欢迎到我家乡看看。”那姑娘接过话。

过了一会儿,我母亲这样问道:“哦,阿妹,你贵姓?”

那姑娘听了,眼睛眨了一下:“我,我姓——”说着,目光望向阿豹。

这一瞬间,阿豹也正回过头,望向那姑娘所在的街道一侧。两人目光对接之时,只听阿豹大声说道:“她,她姓赵,煮饭的灶——”

“啊?”“啊——”“哇——”人群中惊声如雷;这雷声,甚至说得上是平地而起。

西南数米之外的我,尽管不像他们那样惊叹不已,内心也忍不住狂笑不已了:在我们这地方的方言之中,却是没有平舌翘舌之分,因此,“赵”宇“灶”,也算是同音字了。不过,姓赵的赵,跟煮饭所用的灶,达到还是大不相同的!阿豹拿他老婆的姓氏来开玩笑,即便算不上是前所未有,也当是极为罕见的了。因此,这一句话赢得满街喝彩,不足为奇。

“啊?阿豹,你——”那姑娘说着,狠狠地剜了阿豹一眼。

阿豹向她吐了吐舌头,将头转向那侧门一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