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也注意到了,也有几个男生路过,只是,最终也没有请她跳上一曲。
在舞场上,一般是男士邀请女士共舞。于是,不少人想当然的认为,女生更有优势,有着更多选择的余地。这种看法,确实很有道理,只是,问题在于,既然男生是主动邀请的一方,那么,要邀请谁,在开口、在行动之前,就没有自己的“小算盘”吗?因此,如果用两个成语来形容,某些姑娘面前,是“门庭若市”;与之相反,对于另外某些女生,则也有可能是“门可罗雀”了。可以这样说,对于那些前来邀请的男生,这位女生即使拒绝了,心里还是有点得意的:看,我还是有魅力的,有人邀请我的。同样的道理,如果站在一旁,都没有人多看几眼,那么,那位女生心里面的失落感,可想而知。
这样琢磨了一番之后,我的好奇心上来了:如果下一曲是比较熟悉的舞步,我倒是很想过去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女生身边,如此寂寞冷清。
拿定主意后,我就开始莫想起自己熟悉的慢四步来。与此同时,心里默默祈祷道:下一曲,下一曲最好就是慢四步了!那神秘的面纱,也就可以及早揭开了。说来也巧,接下来的那一曲,还真是我所念想着的慢四步,哦,那是一曲《雪绒花》
雪绒花,雪绒花,
每天清晨问候我。
小而白,纯又美,
总很高兴遇见我——
每当舞曲响起,总会有那么几对,他们迫不及待,率先上场。而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就是最好的示范了,至少,我们能够看清楚是什么舞步。确认无疑之后,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我慢慢向那姑娘走去。为了不至于显得太突兀,我先是走一段接近正南的路,然后再折向东。这样一来,别人或许就会认为我只是偶尔去那边,而不是刻意去邀请她。人的心灵,其实多半是敏感而自尊的,再说,我也不想马上让她知道自己的来意。
于是,按照这样的路径,装作漫不经心一番后,在离她两三米远的正西侧,我抬起头来,平视着她。她似乎也一直在期待着什么,于是,在我凝视她的瞬间,露出了一丝微笑。
哦,这是怎样的一个笑容呢?那微笑的背后,又蕴藏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