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经历眉头紧皱,面色为难。
冯经理同样脸皮挂不住,他们以为联合而来施加压力。
穷乡僻壤出来的小年轻肯定会认怂。
结果没想到李响这么硬。
而且李响还说到了点子上。
他们两家物业的总公司资本雄厚,但在县城的钱就显得捉襟见肘。
李响见状,搓下僵硬的脸突然笑道:
“既然大家都是坐生意的,独乐了不如众乐乐。这次事情我可以忘记,但以后禁止类似事情发生就行。”
“好吧。”两位经理无奈道。
李响大感宽慰。
桃源村现在还在贫穷阶段,但并不意味着别人可以随意欺辱。
倘若没有人站出来发声。
村民们散兵游勇,只会落入舆论的下风。
李响现在正面硬钢。
团结了村民的力量,才能让别人知道敬畏。
欺软怕硬,便是大多数公司的现状。
李响又在县城办公室处理了几个问题。
然后便准备着办理乡村幼儿园。
李响盘算着孩子们上学的事情许久。
李兵一直拖延时间,说要等等。
李响不想等了。
再等下去,桃源村的孩子全都要跑到县城。
从小就在外地上学。
对家乡没有归属感。
桃源村肯定会变成下一个牛家村,人口流出,最终被吞并。
“我希望家乡能够屹立不倒,并且过上幸福的生活。”李响嘀咕道。
于是李响打电话给刘俊宏,说道:
“俊宏,我打算办幼儿园,用桃源村的毕业的学生当幼教,能帮忙联系下吗?”
“工资多少?跑出来的人都看重实际的。”
“每个月四千,不高不低吧。”
“只能说凑活,但是在家乡生活平时花不了多少钱,生活会很轻松。”
刘俊宏忽然问道:“村委会现在有钱了?”
“我要办私立的,让孩子起码对家乡有个印象。”
“厉害,那我帮忙联系,等我消息。”
刘俊宏一听李响要做好事,立刻答应下来。
毕竟是村里出去的大学生,和其他学生都保持联系。
拉拢人员回村很容易。
傍晚。
刘俊宏便找到些人手,询问需求:
“总共要多少人手?有十几个人都挺感兴趣的。”
“十几个太多了,我只要六个。”李响吓了一跳,竟然这么多人。
“那我来聊,然后把消息发给你。”
“多谢。”
李响知道自己对村里人不太熟悉,刘俊宏更擅长。
李响外出学艺,那段时间对村里一无所知。
同时幼儿园需要的不是老师学历多高,知识多么丰富。
最宝贵的一点是老师善良且有耐心。
哪怕是高中学历或者初中学历。
只要有耐心,都能教导孩子学到一些东西。
李响就怕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人暗中捣乱。
让孩子吃苦,那罪过大了。
招人工作非常迅速。
心系家乡的人很多,而且门槛不高,工资可观。
六名应聘成功的幼教第二天便来到县城。
李响笑容满面,带着他们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