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雪落(1 / 2)

得益于这次危机公关的完美处理, 《风月场》平安顺遂地度过了业内人口中的史上最大劫难。

正式上映前,出品方挑了国内几个有代表性的一二线城市,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几站路演, 放映效果不错,观众的反响也远远超过预期。

站在幕后的制片人和出品方脸都要笑烂了,只是面上不显,私下里还要时不时打上几通电话, 与佟昕然明里暗里的抱怨上几句。

“佟总,梁导最近忙什么呢?给她发微信, 十天半个月也不见得回上一句。”

佟昕然握着电话, 趿拉着拖鞋走到卧室门口,整个人懒洋洋地倚在门框上,视线径直投向客厅的落地窗方向。

——梁眷穿着奶白色的家居服,周身松弛且随意地跪坐在地毯上,头发松松垮垮地盘在脑后,面前地面上铺着的是下一部戏的剧本,几只荧光笔被随手搁在旁边。

眉眼舒缓, 唯有碰上不合理的剧情或台词, 她才会短暂地蹙起眉头, 拿起荧光笔在剧本上勾勾画画, 做上批注。

肉眼看上去是一片岁月静好, 惠风和畅地从容模样。

佟昕然能怎么说呢?

总不能说, 自从那天和陆鹤南在广电中心分别之后, 梁眷就好似变了个人一样,变得过分安静、过分温柔。

她好像将自己封闭起来了, 并且拒绝任何人的靠近,哪怕是善意。

“还能忙什么呢?”佟昕然收回视线, 压低声音,赔了两声笑,话语间隐隐意有所指,“在准备下一部电影呗,我们眷眷可是电影界的劳模,你又不是不知道。”

这话算是戳到了出品人的痛处,《风月场》上映前正值下一部电影《在初雪来临前》的招商引资。

然而碰巧那时正赶上梁眷“未婚产子”负面新闻爆雷,一时之间,所有合作过的投资商都选择推三阻四,望而却步,生怕这次投资会亏得血本无归。

等到梁眷干干净净地从舆论中心走出来,投资方才谄媚地一窝蜂似的围上去。可偏偏梁眷是个心高气傲的硬骨头,愣是没接他们抛出来的橄榄枝。

祝玲玲听后不由得拍手叫好,笑称梁眷这是只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梁导也不能这么喜新厌旧吧?”出品人讪笑了两声,字字句句里都带着酸味,“《风月场》还没上映呢,她就一门心思地扑在下一部电影上面了?”

佟昕然耳根子硬,总能和这样的无赖商人打太极:“电影拍都拍完了,你还想让导演去干什么啊?”

出品人被噎住,缓了好一会才软下声音,放低身段恳求。

“别家导演都是跟着剧组一块路演,咱们可倒好,从头到尾都没见到导演的影子。今天的路演的时候,观众还问呢,为什么不请导演一起来?我心想:姑奶奶们啊,哪是我不请啊?实在是我咖位不够,请不动啊!”

佟昕然笑了笑,刚想回怼过去,握在手里的电话就冷不丁被人抽走。一脸讶然地回身去看,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梁眷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她的身后。

梁眷自然地将电话贴在耳边,而后冲佟昕然眨了眨眼,要她安心。

“万总,好久不见了。”梁眷垂着眼勾起唇,熟练地寒暄。

出品人万总见电话那头的人变成了苦寻不得的正主,口吻难掩雀跃。

“梁导,过几天《风月场》就要在京州办最后一场路演了,听说你现在也在京州,不知道方不方便——”

“没问题,我一定配合。”梁眷答得很爽快,听不出一丝为难的意思,“还要麻烦您提前将时间和地址发给昕然。”

电话挂断,佟昕然望向梁眷的目光里流露出些许古怪。

“这么看着我干嘛?一天天大惊小怪的。”梁眷将手机递回去,缓缓迈步走回落地窗前,放松地伸了个懒腰。

“你有多久没睡觉了?”佟昕然一脸狐疑地跟上去,探究的视线毫不留情地落在梁眷眼底的乌青上。

梁眷愣了一下,不自然地别过脸,躲开佟昕然的目光:“每天都有睡啊。”

只是睡不着而已。

神经衰弱算是老毛病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会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

说来也荒唐,回京州这些日子以来,她睡得最好的一次,竟是陆鹤南雪夜送她回家的那段曲折路上——心有归处,高枕无忧。

路演那天,佟昕然一路掐着时间,带着梁眷匆匆赶到影院的时候,电影放映刚刚结束,演职人员正在影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迈上台阶。

甫一见到阔别许久的梁眷露面,台下观众不知道是从哪边开始,竟一个接着一个自发起立鼓掌,经久不息。

路演时,能获得这种待遇的人并不多。

站在台上的演职人员在娱乐圈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最是能摆清自己的位置。

他们知道这份掌声不一定有几分是献给自己,但与梁眷并肩站在聚光灯下,一同热泪盈眶的那一秒,他们还是觉得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