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雪落(1 / 2)

不知道是不是陆鹤南常说的那句祝福起了作用, “得天眷顾,万事顺遂”这八个字,在拍摄《忆兰因》期间, 竟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梁眷身上。

祝玲玲帮梁眷认的师父王海源年纪不算太大,三十五岁出头,娃娃脸,鼻梁上架着厚重的黑框眼镜, 周身带着一种少年老成的诙谐感。

见面的第一天,好奇心极重的梁眷站在祝玲玲的身侧, 偷偷对着面前的男人横看竖看, 愣是没看出来一点艺术家的气质来。

直至自我介绍那串车轱辘话讲完,再在祝玲玲的陪同下局促入座,王海源清了清嗓子,表情严肃,语气生动地教起电影专业知识时,梁眷才猛然明白坐在她面前正侃侃而谈的男人,是个多么有价值的宝藏。

深受电影世界震撼的同时, 梁眷忍不住在心里狠狠唾弃自己以貌取人的陋习。

第一次课程还没结束, 梁眷就已经和王海源打成一片, 玩笑话也是张口就来。祝玲玲见两个人处的合拍, 第二次上课的时候, 也就放心的去做自己的事。

对于拍摄电影, 梁眷这个门外汉虽然是第一次上手, 但却很有悟性,进度之快完全超乎了王海源的预期。

在《忆兰因》正式拍摄之前, 适逢五一长假,已经“学成出山”的梁眷还是拎着行李住进王海源的剧组, 全天候地杵在监视器旁,边听边看,少说多做,实际感受了一下镜头艺术带来的巨大魅力。

梁眷情商高人又漂亮,剧组上下从主演到后勤没有不喜欢她的,只除了见到她就习惯性臭脸的师父王海源。

赖在王海源剧组,和工作人员同吃同住的第五天,天天被迫回答十万个为什么的王海源,觉得自己的耳朵每天都在备受煎熬。

好不容易捱到假期最后一天,那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就如同王海源彼时的心情一样。

可惜这份好心情没有持续太久,以为可以重新拥抱清净日子的王海源,哼着歌,脚步轻快地踏上剧组大巴,一声“人齐了就出发”还没等说出口,就见到了抱着马扎,坐在后排混在人堆里,笑得一脸灿烂的梁眷。

众目睽睽之下,王海源敛起脸上僵硬的笑容,直接当着梁眷的面将一通电话打到祝玲玲那里,嚷嚷着要她立刻马上把梁眷带走。

电影拍摄现场在北城邻市郊区的湿地公园,就算祝玲玲挂了电话就马不停蹄地往这赶,最快也要当天下午才能到。

王海源没法子,凭着最后一点良心与师徒情分,还是不情不愿地先将梁眷带到了片场等待。拍摄的过场当中,是个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王海源的心不在焉。

坐在监视器后的他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在日落时分,在一片芦苇荡中见到了红裙飘飘,连长发都在风中飘荡的祝玲玲。

马路与片场中间隔着大片芦苇,车子开不进来,只好停在马路边。

祝玲玲是从车后座上下来的,脑子活络的人立马反应过来车上应该至少还有一个人。

果不其然,下一瞬气场盖过祝玲玲嚣张的红裙倩影,施施然出现在大家视线里的,是一个身穿黑色外套,神色略显冷淡,气质沉冷的年轻男人。

哪个深藏不露的大佬来探班了?这是王海源剧组上下齐刷刷的第一想法。

驾驶座一侧的车门被轻轻合上,那个男人却没有像祝玲玲一样款款向大家走来,而是堪堪在车身前站定,然后逆着黄昏的柔和光线,撩起眼皮,漫不经心地将视线扫向片场中央。

他在找人。

“我靠,这是谁啊?”管后勤的李哥听到动静也撇下手里的活,挤到前面来,胳膊推了推身侧的场记,语气八卦。

“我上哪知道。”场记白了一眼好事的李哥,而后又蹙起眉低声猜测,“不会是玲玲新找的男朋友吧?”

“看着不像。”抱着胳膊不发一言的选角导演摇了摇头,一脸笃定,“这俩人看着不搭。”

“确实不怎么搭。”李哥不由得为选角导演的话投上一赞成票,“而且,如果是男女朋友的话,玲玲怎么不坐副驾驶啊?”

“不搭吗?男帅女美,我看着挺搭啊。”

喜欢抬杠的场记不信邪,抱着场记单,眯着眼睛仔细打量起芦苇荡里那个举手投足都从容优雅的男人。

“咱们在这猜来猜去有个什么劲,直接找梁眷问问啊,她是玲玲的朋友,肯定知道点热乎新鲜的猫腻。”

摄像组的人也撂下设备凑近,寻了个最佳视角,看起热闹。

“对啊!”李哥猛地一拍手,转头环顾四周,“梁眷干嘛去了?”

“不会是让咱们王导给打包送走了吧?”刚加入王海源团队,摸不清他心性的年轻摄像,忍不住在各位前辈面前小声打趣。

“老王才不是那么无情的人呢!你还真以为他是不喜欢梁眷啊?”跟着王海源很多年的李哥冷哼一声,懒得多辩解些什么,扭头去后面人堆里找起梁眷。

“梁眷!眷眷!”

李哥拉长语调,围着片场走了大半圈,终于在剧务组那里找到了缠着剧务主任,闷头苦学的梁眷。

“怎么了李哥?”

梁眷敷衍地抬头应了一声,而后又把手里的笔记本递到剧务主任眼皮下,请她检查一下自己的笔记是否有错误。

“玲玲来接你了。”李哥心里急得很,面上仍故作淡定。

“哦,玲玲来啦,你让她多等我一会。”梁眷的眉眼间有一瞬间的欣喜,只一瞬,她就又微微俯身去倾听剧务主任的教导。

李哥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上前一步,低声补充道:“一块来得还有一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