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池影才开始向他们讲解具体工作内容和范围。
这一次编剧们聚在一起,主要就是为了打造“山海IP世界”。
池影就跟他们直接了当地说道:“首先,《山海经》前后有18卷,你们每个人随意挑选一卷或两卷,你们记住,这就是你们未来几年讲故事,写剧本的基础。
第二步,做好相关卷册的考据工作。里头包括的所有内容都要了记于心,要尽可能找到与这些内容相关的其它史料或是文学内容;
之后就是开始做设定扩展,再选定主要人物和初步故事发展脉络,以及后续其它发展方向。
最后就是写剧本了,你们一开始就要告诉我,你要想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在我们的整个故事架构之中,是往哪个方向发展,是情感,还是权谋,亦或是个人英雄成长历程……
记住这只是初步框架。
你们在做剧本的时候,不需要一开始想的太深奥或者是太宏大,这些都可以不断充实细化,最重要的就是要讲好一个故事。
你们是为整个《山海经》的框架补充血肉,丰富内容,我们是需要打造华国自己的神话世界体系,创造我们自己的超级英雄……”
池影又进一步向这些编剧们灌输了IP的概念,只有让他们明白了自己工作的最终发展目标,才能事半功倍。
这些编剧们立马就开始工作,这样池影就能省出不少力气了。她只要做好总体的把控和牵头就可以。
第一部 电影的核心故事是“蚩尤之战”,池影已经在开始动手写剧本大纲了,后续这些编剧们还都要帮忙进行丰富填充的,保留开放扩展的空间,比如说有些配角人物的话,会可成为另外一部电影的主角,这就要做好相关设定,不能前后矛盾,为后续的故事创造留下困难障碍。
池影的设想中第一部 里的女主角是天女旱魃,男主角则是天神雨师,这两个分属不同阵营的男女既是爱人,也是敌人。
而反派大BOSS蚩尤,并不是作为负面形象出现的。他虽然是反派人物,但是却是一个非常有个人魅力的人物,不是那种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坏人。
而黄帝作为华国神话的经典起源人物,则是把整个山海世界串连起来的核心主线。很多故事都是围绕他和他身边的人展开的,毕竟在《山海经》中著名的几场大战,第一部 就是“
炎黄之战”,发生在轩辕氏与神农氏之间的战争,其后才是“黄帝与蚩尤之战”。
一旦把这一部电影做好了以后,既可以做前传,也可以往后写续集,还可以往周边的人物网状发散。
第一部 具体整个故事也不用太复杂,但是确实需要发挥想象创造,完美展现华国传统神话的浪漫主义色彩。
池影希望能够通过反套路创新,与角色魅力相结合,再加上一些商业元素打造整个系列故事。
这样的话,人物形象就非常重要,后续的衍生品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如果要做到特色电影效果,创造那种美轮美奂,神奇瑰丽的东方神话世界,肯定要大量运用特效拍摄技术。
池影首先想到的是,这部片子肯定会使用大规模的CG技术,比如各种神兽的动态外形,具体神话战争场景,特殊天象展现……
那电影的拍摄成本就会直线上升,她希望最终展示给观众的是一场视觉革命。
那这之前组建的“开物光魔”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池影也把开物光魔公司纳入到这这一次IP电影制作的体系内。
而且池影也还有一个大胆的创新想法,这部片子她不想再用胶片了,而是采用数码技术拍摄。
之前在戛纳时,乔卢卡斯的《星战前传2》,已经向世人表明,数码拍摄已经成熟,那部电影的效果也让观众叹服。而最终重要的是,这种新技术可以大规模节约成本,不使用胶片就不用反复冲洗,还可以随时重拍。然后与后续的计算机动画相结合的话,也非常容易操作。
但是初步一匡算下来,这一部《山海蚩尤之战》的成本,居然差不多要接近一亿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非常惊人的。
为了稳妥起见,池影又反复匡算几遍,她还跟开物光魔的人,以及好莱坞的相关技术人员对接,进一步细化每项开支,结果发现确实需要这个数字。
池影直接把这个数字提给雷大佬和韩主任的时候,两个人都惊呆了。
他们没想到会要这么多的钱。
然后池影就把具体的开支一项一项拆解给他们听,至此雷大佬才知道,这确实不是瞎说的。
而且以大佬对池影的了解,姑娘一直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从来不空口说白话,这次确实是真的需要这么多钱!
不过这个数字由华影集团一家承担,可能就有点困难了。于是雷大佬和韩主任迅速把这些情况向电影局做了汇报。
电影局的领导们讨论决定,既然是直接关系到华国电影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那么干脆做成一个系统全员大会战,同时也引进民营企业资本。
于是局里最后的决定是,由华影集团、上影集团、宏图影业各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其余的4,000万人民币,分别由长影厂、珠影厂、西影厂和川影厂各承担1,000万。
这样大家都有参与投资,那都享有版权份额,后续的IP扩展的话,也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相应分红。
再往后,各家以此为基础发展分支剧情,拍摄属于自己单位IP电影的时候,也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于是11月底的时候,这几家单位又凑在一起,开了一天的闭门会议商议相关事宜,会后共同签署协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然后各家还不仅出钱,还要出人参与拍摄。池影在得到明确的资金落地消息以后,立即亲自去了一趟米国。
她就直接去找了乔大佬,想具体详细了解了一下数码拍摄的事情。
当乔卢卡斯见到池影,听到她提出想要在华国开拍第一部 全数码电影的时候,大佬都惊到了。
他想不到,在全球范围内,居然是华国率先跟进好莱坞的最新技术,这项技术甚至目前在好莱坞都有人抵制,不接受技术革新。
不过他也知道,池影在华国国内电影界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她要出头做这个事儿,应该还是比较靠谱。
“噢!CHI,你真是个实干派!我们好莱坞都没有这么多导演,能这样紧跟时代潮流的……”
“我是这样想的,这项新技术从出现伊始,就意味着胶片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它对我非常有吸引力,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还可以据此探索新的拍摄科技。所以,这都是我们电影必须要掌握的核心技术,我希望在这您这儿寻求帮助!毕竟您此时这项技术的先驱和实践者。”
“你放心,我一定会把我的所有经验和具体供应商信息都跟你彻底分享的。”
于是乔大佬就积极帮助池影联系相关专业人士。在他看来,池影不仅跟他属于同一阵营的,是真的电影技术的革新派;而且池影背后,是整个华国庞大的电影市场,无数的从业人员,这是一笔大生意!
池影这次过来的时候,还去探望了一下曾师弟。因为陆伟已经被《大江东去》那边绊着了,她希望曾师弟能够暂停学业,回国帮她来干这件事。要知道曾师弟这几年都在学习好莱坞这边的相关技术,既有经验也有见识。
不过国内的一些电影专业人士,在听说池影要开拍华国第一部 全数码电影的时候,简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他们觉得池影实在是太激进,太叛道离经了,胶片才是电影的灵魂,不用胶片拍摄的电影,还叫电影吗?
但是池影明白,电影的核心是光影,是故事,而不是记录这些的介质。或许有许多老派的电影人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就像好莱坞那边也是这种情况,所以乔大佬才觉得池影是和他一波儿的革新派。
但是他们自己要头脑清楚,绝对不能被国外的这些电影同仁们甩在后面,她愿意做这个技术先锋。
她的这些想法也跟开物光魔的丁建辉他们沟通了一下,这些计算机行业大咖们觉得非常好,实操性也非常强。
既然都是数码产品的话,彼此之间对接起来还比较容易。比如说他们中间就可以省去了由胶片转为数码的过程,由开物光魔做这种加特效的过程时,直接就可以把拍摄成品导进服务器中,既省时,又省力,最重要的是还省钱!
而且用数码技术拍摄的话,还可以反复拍摄,只要觉得拍摄效果不满意的话,就可以直接用下一段拍摄覆盖掉有瑕疵部份。只要存储设备容量够大,总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拍摄的,而且像这些数码硬盘也比胶片更易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