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根本不需要恩典。【二+三更】(2 / 2)

“无论妾做了什么,还请陛下留妾一命,可好?”

景华琰倏然笑了。

他伸手一把揽过姜云冉的细腰,把她整个人都控制在怀中。

“你要谋逆犯上?”

他的声音低沉,跟着秋风一起擦过耳畔。

姜云冉难得愣了一下。

她下意识开口:“怎会?陛下莫要污蔑妾。”

景华琰低低笑了起来。

那声音低沉,温柔,犹如秋日的微风,在耳边轻柔抚摸。

他低下头,在她额头上落下一个吻。

“那这个恩典要来做甚?”

姜云冉慢慢睁大眼睛。

景华琰这句话是告诉她,只要她不谋逆,做什么都可以。

根本不需要恩典。

不知道为何,姜云冉忽然觉得心里一阵麻痒。

仿佛有不听话的狸奴在心尖上踩呀踩,顽皮得很。

她抿了抿嘴唇,眼神有些游移,竟是不敢看他深邃的眼眸。

她自己都不知道,此刻自己的脸颊有多红。

“既然如此,妾要换个恩典。”

“不给换了。”

景华琰的吻又落在她唇上。

“不能反悔,这次作废,”他在她唇上允诺,“爱妃只能下次再努力了。”

湿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姜云冉的呼吸都被夺走了。

“朕允许你,再攒一个恩典。”

帝妃二人在锦鲤池边缠绵了好一会儿,就连胖锦鲤都不好意思,躲进了假山阴影里。

等景华琰放开姜云冉,才牵着她的手继续前行。

姜云冉默默擦了一下唇脂,又去偷偷看他的脸颊。

还好,没把妆花在皇帝陛下脸上。

“你的见识广博,定有人悉心教导。”

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教导的。

姜云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她只是好奇问:“陛下,妾以为这个改税新政,早就有人提出,为何多年来都未实施?”

两人前行数步,景华琰都未开口。

姜云冉以为他不会回答时,他又淡淡道:“父皇曾同朕说过,早年有朝臣提出新政,后来阴差阳错,未能实施。”

他顿了顿,回眸看向姜云冉,眼眸里有赞许,也有惊异。

“你的论点,同当年那位朝臣一样。”

姜云冉眨了一下凤眼,笑道:“陛下这样夸赞,妾都要羞赧了。”

景华琰捏了捏她的手。

“不是夸赞,朕何时打过诳语?”景华琰道,“不过你的新政提议更完善,就连后续的奖惩都想到了。”

姜云冉顿了顿,她知道自己不能多提母亲的事情,可她总是忍不住。

在她心里,全天下的人,都不及母亲一人。

母亲给了她生命,悉心守护她多年,她是她此生最珍贵的回忆。

她垂下眼眸,声音清润:“曾经有人教导过妾,妾不过是举一反三罢了。”

景华琰没有追问。

两个人安静前行,很快便在乾元宫中走过一整圈,回到了殿阁之中。

“是朕之幸。”

姜云冉却说:“习得文武艺,报与帝王家。”

这一次,景华琰停下了脚步。

他回眸看去,能看到姜云冉一片赤诚之心。

“去午歇吧,下午也别回宫,就在乾元宫打发时辰。”

这是报与帝王家的恩典。

姜云冉仰起头,对着他乖巧一笑。

“是,陛下。”

两个人一起午歇。

冬暖阁里安安静静,龙涎香优雅沉静,它的功效显著,姜云冉躺下片刻就入睡了。

等身边人呼吸平稳,景华琰才睁开眼眸,偏过头来看她。

真有意思。

他之前从未同姜云冉议论过政事,两人说的大多是宫事,今日忽然提起,也是为了考量她。

他是知晓她的。

即便没有太过尖锐的眼光,最次也能四平八稳,不会让她在朝臣面前落了面子。

只没想到,她比寻常人都要优秀。

而她绝不可能生来就精通文史朝政,定是有人数年来悉心教导,才有今日的女诸葛。

会是谁呢?

又为何要如此教导她?

时至今日,姜云冉只身入局,重回长信,为的又是什么?

想到这里,景华琰竟是一点都不气恼。

他甚至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味。

他这个人其实性格乖张,从不怕旁人指摘,如今要革新,要除党争,就不怕百年后史书上无数咒骂。

与其青史留名,不如痛痛快快走一遭。

与其固本守旧,不如大刀阔斧除弊端。

若是国朝在他之后崩塌,若是大楚再无繁荣之相,若之后百姓罹难,国破家亡,还不如让他死了算了。

估计那个时候,他就是已经躺在帝陵紫檀棺材里,也要气得诈尸。

棺材板都要炸飞。

想到这里,景华琰竟然笑了一下。

真好。

这一成不变的单调岁月里,忽然出现了一抹不可控的亮色。

多有趣啊。

景华琰甚至期待了一下。

不知道这个变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也不知姜云冉是否能陪着他走到最后。

不到那一日,谁也不知结果。

这才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人生。

嗪着这一抹笑,景华琰渐渐沉入梦乡。

两刻之后,景华琰缓缓睁开眼睛。

他一贯自律,中午午歇从来都是两刻,不会多也不会少。

年少时还需要身边的宫人叫起,自从十岁之后就不用人侍奉了。

他自己可以很精准醒来。

此时,身边的女子睡得正香。

景华琰轻手轻脚坐起身,低头看向姜云冉。

她缩在锦被里,脸蛋红扑扑,神情放松又自然。

很舒适的模样。

宫中如此多妃嫔,姜云冉大抵是心态最好的那个,除非伪装,景华琰从未见过她紧张害怕。

也就那一日不识好茶,好似难过了一会儿。

思及此,景华琰转身下了床。

在寝殿里洗漱束发,梁三泰在边上候着:“陛下,几位阁臣都到了知不足斋。”

景华琰颔首,顿了顿才道:“吩咐西寺库。”

梁三泰立即招手,一名小黄门迅速前来,用笔记录。

“赏赐姜采女十二种贡茶各两斤,八种贡缎两色各两匹,黄花梨四季插屏一架,黄花梨大桌一个,黄花梨书架一对,赤金琉璃镜一个,红宝石头面一套,东海金珠头面一套,碧玺头面一套,佛莲八宝璎珞一个,银食具一套,银茶具一套,名贵药材各两盒,赏银五百两。”

这可是大手笔。

就连梁三泰都瞪大了双眼。

之前赏赐贵妃都没这么奢华。

边上的小黄门奋笔疾书,表情都渐渐有些狰狞了。

景华琰的语速太快,他生怕自己记错了。

然而这还没完。

景华琰顿了顿,又道:“传朕口谕,责令尚宫局加姜采女份例,之后皆按才人份例供给,另外冬日炭火,一律给发红螺炭。”

景华琰此人从来不抠门。

姜云冉今日立了大功,那就大方赏赐,不叫人白白付出。

暂时不能升位,那就让她拥有晋位之后的待遇,衣食住行都不受刁难,舒舒服服为国尽忠。

如此,才能让人心甘情愿肝脑涂地。

虽然景华琰不需要姜云冉肝脑涂地,却也不想看她搜搜过日子。

说到这里,景华琰有点口干舌燥。

他拼了一口茶,道:“朕记得御茶膳坊的孙茶官擅长点茶品茶,一会儿告诉姜采女,明日就让孙茶官给她讲茶。”

梁三泰现在已经瞧不出惊讶了。

他有点麻木。

等确定景华琰没有其他吩咐,梁三泰才小声说:“不如等明日小主回宫了,再派人把东西一并送过去,那场面好看又体面,小主一定高兴。”

景华琰脚步不停:“你安排。”

梁三泰兴致勃勃说:“诺。”

等姜云冉醒来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暴富。

她坐在床榻上,眨了一下眼睛,很快就清醒过来。

“小主可醒了?”

外面是青黛的嗓音。

姜云冉起床,洗漱,就看到雪燕快步而来,笑着福了福。

“见过小主。”

姜云冉说:“雪燕姑娘可有事?”

雪燕忙道不敢当,只说:“三泰公公怕小主身边不够人使唤,就叫奴婢来伺候小主,以后小主来乾元宫,都是奴婢侍奉。”

倒是会做人呢。

姜云冉便笑了,让青黛给她赏赐:“那就有劳你了。”

雪燕轻声细语:“西配殿有陛下的书库,小主若是要读书,可以去那边挑选。小主若是觉得无趣,小柳公公会对弈,他可以陪小主对弈。”

“不用,还是读书吧。”

姜云冉说着,扶着雪燕的手就要往外走。

此时节,小柳公公却匆匆赶来。

“小主。”

姜云冉问:“何事?”

小柳公公便道:“小主,苏宝林和阮宝林一起求见陛下,奈何陛下忙碌,无暇旁顾,便打发小的来问小主。”

姜云冉:“……”

姜云冉有些迷茫:“问我什么?”

小柳公公面无表情:“陛下口谕,是否见两位娘娘,请小主做定夺,陛下没有空闲。”

姜云冉:“……”

她来定夺两位娘娘是否能进乾元宫?

不是她妄自菲薄,她算什么?

一个采女而已。

姜云冉简直要气笑了。

她觉得景华琰是故意的。

姜云冉浅浅勾起唇角,声音可温柔:“既然如此,那就见一见吧。”

姜云冉挑眉道:“我也许久没见两位姐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