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廖先生的发现(2 / 2)

廖先生一边翻看,一边不由暗叹程夫人为了孩子学习真是费尽心思,随口问道:“我看前面有些字已经注明了释义,可是你自己查到的?”

彦哥儿眨眼道:“不是啊,是我跟母亲去外头买东西,母亲在店里买了纸张和笔墨,再拿着这些生字问掌柜的,掌柜的认识很多字,他给我们写的。”

他指着那书写工整的字道:“先生看,这便是那个掌柜写的字。母亲说这样的话,我不但认识了生字,还可以跟掌柜的请教怎么写字,回家之后再照着这个字体临摹。这个法子是不是很好啊?”

廖先生看着祈彦。

孩子的眼神澄澈明亮,小小的脸庞上满是自豪,在等待大人的夸奖。

饶是廖先生这样活了几十岁的人,心硬似铁,此时也只觉得一股酸意,从鼻口直冲向眼眶。

说出去谁人能信,堂堂侯府公子,还是嫡出长子,想要读书认字,竟需这样地费尽心思。

那些时刻放在嘴巴上的苦,苦不到旁人身上,打动不了旁人的心肠。可偏是自己不以为苦,别人看在眼里,苦味却从眼里一直浸到心里。

一时之间,廖先生竟说不出话来。再开口,语气是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柔和:“好孩子。你有心了。快坐好,咱们继续上课。”

讲完一节书,廖先生又给彦哥儿写了两个字,叫他照着临摹,自己则在一旁指点他运笔落笔。见祈彦运笔力道不对,又握着他的手,手把手教他起笔运笔。直到见祈彦写的像模像样,这才满意点头,叫他再继续练习,自己则踱步走向自己的座位。

却不防看到柜子一旁的地上落着两张纸,想来是方才彦哥儿拿那生字本的时候,不小心从柜子里带出来的。

廖先生捡起那两张纸,见那纸上的字迹工整,但却极为纤细,字体不过黄豆大小,不像是毛笔写出来的,倒像是用什么既硬且细的东西写出来的。

且上面的版面乱七八糟,内容凌乱无章。廖先生看得一头雾水,却又看到几个字极为眼熟,是柳乘风,秋月明几个字,正是他前几日看过的《青云志》里的主角人物。

只这几个字不是写在一起的,而是从左往右,横排在一起的。廖先生忽然意识到什么,忙试着从第一行由左至右读起。

这回便读得通顺了。只是刚读了几行,廖先生便惊异非常。

上面有些内容他极熟悉,正是他前几天还跟祈瑱推荐的空山闲人的《青云志》里的情节。

只是这上面写的东西却跟他读过《青云志》里的内容有所出入。纸上写的东西,像是一些粗略的梗概,其中还有不少涂抹修改的痕迹。

廖先生又去看第二张纸,还是自上而下,从左往右读起。这页纸上,第一行便写着“大纲”两字。

这回便是《青云志》开头的大致情节了。依旧有不少涂改的痕迹,有的情节倒与书里不同,但一旁边却还注明了“删去”字样。

廖先生此时心中如惊涛骇浪一般。看着正端正写字的彦哥儿,有心想问一问他,到底是忍住了,只悄悄把两张纸塞进了袖里。

下午,程嘉束不顾祈瑱的反对,依旧送彦哥儿去学骑马,只是把衣服又加厚了一层,且把上课时间暂且缩短了一半。毕竟他们这些人过不得几天就要走。以后再想找人教彦哥儿骑马便难了,自然不能浪费时间。

只有廖先生,午饭的时候便食不知味,神思无属。待到彦哥儿也去了马场,终是忍不住,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书房。

他打开书柜,果见下面放着厚厚一叠纸。看看四下无人,他亦知道程夫人通常这个时候都与石婶一起,不会过来。索性把这叠纸抱到书桌上,一张张翻看起来。

里面却大都是一些废纸。相当一部分是画图的稿纸,有些一眼就能看出是园子里那个水车的图样,有一些则是些奇奇怪怪的图案。只是图纸边上还用极细小的字标了一些符号。

廖先生少有才名,后家逢变故,也曾在外浪荡游历了数年,见识颇为广博。

这些符号他虽不认得,却也是见过的,知道乃是西洋人所用字符。此时不免好奇,程夫人怎么知道这些西洋人的字符,且瞧着还运用颇为自如?

廖先生暂将疑虑放在一边,便继续翻找。翻了半天,才又找到一张满是字的纸。

这张纸上的字,依旧不是常人习惯的竖向由右至左,而是横向由左向右。故而廖先生一开始看的颇为不顺。也不知道程夫人怎的养成了这样奇怪的写字习惯。

廖先生费力从左往向读,也是写着些简略的故事内容,但里面的故事却从未见过。将一堆纸翻完,也只又找到一张稿纸,里面写的是空山闲人另一本书,《紫影传》里的一些情节梗概,依旧是满满的涂抹修改痕迹。

翻完这一堆废纸,便再没有找到其他有用的东西。

廖先生想了想,将这四张纸放在一边,又将这堆纸重新摆好,按原样放回柜子。然后又打开另一个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