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这里住得久了,跟附近的货郎、樵夫,渔夫猎户也渐渐熟悉起来。大家知道这家子人出手大方,有了货物也多会来别院转一圈,每回都能卖出些东西。如此,他们也更乐意过来了。
来来回回都是那几个人,石婶与他们也都熟悉了,倒了碗茶给货郎喝着,自己与杏姑则是边翻看货物边闲聊。
杏姑去找货郎带来的丝线:“我的小袄昨天挂得脱线了,想自己拿线织补一下,却没有那个秋香色的线。我瞧你这回来的线的颜色不多啊?”
货郎忙道:“秋香色的线有呢。这个颜色要的人不多,在最下头。你仔细找找。”
石婶却想起一事,问他:“杨小哥,你这里帮不帮卖点小东西的?”
小杨货郎也遇到乡里有人托他寄售个小物件的事,当下爽快道:“带呀。石婶子是要我帮你带什么?”
石婶便道:“我平日里闲着无事,在学做刷牙用的牙粉。待做好了,若是好用,便放你那里帮我兜售。你放心,卖的钱咱们一起分账。不叫你吃亏!”
杨货郎咧嘴笑道:“成。就是牙粉乡下用的不多,得去京里卖才好卖。在我这怕是卖不了多少。”
石婶子就道:“无妨,先劳烦你帮我问下,看看好不好卖。”
随即又想起来:“你不是前阵子说要去京城么,怎的这会子就又不常去了?”
杨货郎便笑:“诶,那老远的。我也是几个月去上一回,我哥在京里干活。我都是找我哥的时候,顺便贩点货。”
说到这里,便忍不住炫耀:“上回进京里,可瞧了老大的热闹
了。正好是征讨北戎大军回京的时候。我挤在人堆里看了,那军队啊,穿的护甲都明晃晃的!日头一照,可刺眼了!那日去的人也多,人山人海的,挤都挤不动……”
石婶听着听着便怔住了。
晚上,几人用过晚饭,石婶悄悄拉了程嘉束说话。
“我今儿个听杨货郎说,上个月去北边打仗的军队回来了。我寻思着,咱们侯爷估计现在也在京里。夫人您看,要不要往京里捎个信……”
程嘉束便问她:“石叔上回便去侯府了,可曾见到侯爷了?可曾有人跟他说过侯爷回京了?”
石婶不说话了。
程嘉束反过来安慰她:“石婶,我知道你是好意。只是,侯爷若是想接咱们回去,自然会派人过来接。如果不想,咱们就是求他,也不过是自找难堪罢了。”
这话说得半真半假。祈瑱固然不会派人来接程嘉束,可程嘉束自己也不愿意回京。她很满意目前的生活,又怎么会去求祈瑱接她回去。
只是,转念一想,她愿意带着彦哥儿在别院里过日子,不见得石叔石婶愿意。如果他夫妇二人想回祈家,也能找到门路回去,那她自然也不好强留二人。
程嘉束便迟疑着问石婶:“石婶,若是你想回京。有门路回去的话,只管回去便是,倒也不必顾及我这边。”
唬得石婶连忙摇手:“夫人,您别多想。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在这儿里也挺好。我家老头子也是,并不打算回京。我只是觉得夫人在这里实在是委屈了,所以才想着……”
程嘉束见她情真意切,也是舒了口气。
她与石婶夫妇相处得还算可以,他们走了,自己还得另外雇人,重新适应磨合。能够不换人自然最好。便安慰她:“没事儿,我知道石婶是替我着想。只是我也想着你们两口子年龄大了,这里毕竟不比京里处处方便,所以才问你一声。”
石婶又是好一顿保证,道是自己觉得这里处处好,绝不想着回侯府。
她是老派人。侯爷把她跟老头子派到夫人身边,那就得好好伺候夫人。哪里有丢下夫人自己回侯府的道理。再说,回侯府又没有别院的日子自在好过。
只是经程嘉束这么一说,石婶生怕程嘉束再误会她想回京,倒是再不敢在程嘉束面前提回祈家之事。
且夫妻两个私下里又一合计,觉得目前的日子也没什么不好,夫人待人和气,自己夫妻两人在这里从不受气,吃穿用度又比在侯府强,便索性彻底把回京的事情放下,安安心心地跟着程嘉束在璞园过起了日子。
程嘉束自然乐见得此。石婶的话固然动摇不了她的想法,但如果老是劝她回京,她也会觉得有点烦。况且她最近也很忙,不耐烦应付这些琐碎小事。她如今整日忙着给彦哥儿编教材,还得想新话本子。
前几天,窑场的老板还差人过来请她过去,说是有事商议。
程嘉束大致也猜得到是什么事,大约是想买她的自来水,锅炉,洗浴用具那一套的图纸。
这套东西跟压水井不一样。压水井是普通百姓用的东西,程嘉束无意在这上头挣钱,愿意免费送出图纸。
只是自来水、洗浴这一套设备,在这个年代,寻常人家可用不起,便是小富之家怕也用不上。一套做做出来,造价昂贵,只有豪门大户能用。这样一来,倒很可以靠这些图纸赚一笔钱。
程嘉束一边想着要报个什么样的价格合适,一边看着手头还在编的数学教材,不由深深叹了口气。
彦哥的语文课,直接用现成的启蒙书就可以。只是数学书却需要现编,还要编成套的练习题,实在是麻烦得很。
不仅如此,程嘉束总想什么都教给孩子,故而有时候上课,基本上就两个人聊天,程嘉束便拣着她知道的一些乱七八糟的生活常识,教给彦哥儿。譬如遇到火灾,遇到地震,遇到泥石流等等如何求生;在野外如何分辨方向;与人走失了,应该如何取得联系等等。
这些内容程嘉束也只是从前了解一些,不过是一知半解罢了。但是如今却恨不得一股脑全教给孩子。
只是彦哥儿毕竟年纪小,没有经历过这些,听程嘉束讲,就如同听故事一般,津津有味。
母子两个这般你教我学,日子便流水一般平静地过去。虽然从前有过许多坎坷磨难,只是想想这个年代,普通百姓过的日子,程嘉束已经很满足了。她格外珍惜如今平静安乐的生活。当然,如果可以的话,也愿来生她跟彦哥儿都能托生到文明富足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