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宁不解:“双缸是干嘛的?”
乔君贤回答她:“一个洗衣服,一个脱水。”
“哦!”
边上一个柜台,营业员扛了一个吊扇出来,那个顾客打开包着叶片的纸包,拿起叶片看:“同志,这个叶片掉漆了。”
那个营业员懒洋洋地说:“去买桶白漆,自己涂一下不就好了。”
“我来买新的呀!”顾客委屈地说。
营业员走过去,把纸头往上一压:“不要就算了。”
另外一个人跑了过来,掏出一张票:“他不要,我要。同志,这是我的电风扇票。”
那个嫌弃掉漆的顾客立马抱住这个吊扇:“我要,我要,同志开票,我付钱。”
岳宁凑过去看,问道:“多少钱啊?”
正在开票的营业员抬头瞥了她一眼:“你买得起吗?”
岳宁被营业员冷眼对待,乔君贤看不下去,走过去说:“我买得起,多少钱?”
营业员把圆珠笔“啪”的一声拍在柜台上,抽走压在票本里的复写纸,扯下三联单,伸手向那个顾客说:“票给我。”
那个顾客把票给他,这个营业员举着票,依旧没给乔君贤正眼,冷冷地问:“有钱,你有票吗?”
乔君贤尴尬地说:“没有。”
岳宁忍不住笑:“港城营业员只看衣冠不认人,内地营业员平等对待每一个没票的人。”
那个顾客数了钱给营业员,营业员收了钱和票一起夹在夹子上唱:“双乐吊扇一台,一百二十块。”
夹子顺着铁丝滑到了收银台。
“就这么一台掉了漆的电风扇要一百二十块钱?也太贵了。”乔君贤实在无法接受。
刚才还抱怨掉漆的顾客,这会儿脸上带着得意之色,说:“一百二十块贵还在其次,首先你得先有票。”
单子回来,营业员重新给顾客包好了风扇,说了一句:“物品离柜,概不负责。”
“这是什么道理,如果回去发现电风扇不好,难道还不能退货了?”乔君贤这回学乖了,只低声问岳宁。
岳宁撇了撇嘴:“不仅不能退货,还得你自己花钱去修。”
“啊?”
“来我这里看看,我进货的时候,都一个个验过的。”前头一个胖乎乎的大姐听见他们的对话说道。
谁都喜欢满面春风的人,岳宁和乔君贤走过去,胖大姐这个柜台卖小电器,有电熨斗、电吹风、收音机、手电筒之类的。
“他们手里没票。”电风扇这边的男营业员提醒胖大姐。
“今天没票,明天指不定就有票了。小伙子、小姑娘都到结婚年纪了,三转一响总要有的,对吧?先看看,等有票了再来买。我跟你说,收音机不能乱买,这个钻石牌……”
这位大姐是个话痨,把几家的收音机都介绍了一遍,乔君贤问什么,她都答得上来,顺带还补充:“收音机这个东西,不像电视机,自己会的话,买几个零件都能装一个,所以生产的厂家多,运气不好,买到质量不好的,多糟心?”
一个顾客进来,这位大姐立马说:“小伙子、小姑娘,你们随便看,我招呼顾客去了。同志啊!要什么?”
乔君贤边看边问:“什么是三转一响?”
“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城里人结婚必备的。”
他们说话的当口,有对小夫妻来买缝纫机,岳宁和乔君贤看着小夫妻俩买缝纫机。
这时铃声响起,缝纫机柜台的营业员说:“同志,时间到了,我们要准备下班前轧账了,要打烊了。”
乔君贤抬腕看表:“这才下午四点半?”
“这位同志,这是商店的规定。有什么你找我们领导说去。”
岳宁对乔君贤说:“算了,走吧!”
他们和其他顾客一起往外走,乔君贤看着外头烈日高照:“你们这里要晚上八点太阳才下山,现在就不做生意了?”
“百货商店还是营业的,五金交电,就是早上九点半开门,下午四点半关门。”刚才在店里的顾客跑过来问,“你们不是本地人吧?难道你们那里不这样?”
乔君贤回答:“港城来的。”
“港城?报纸上看到过,刚才你们说很贵,那港城一台电风扇多少钱?”这位顾客兴致勃勃地问。
“港城百来块钱不到吧?不过是港币,港币和人民币兑换是三块五港币兑一块钱人民币。”乔君贤告诉他。
“这么便宜?”这人兴奋起来,“你们那儿要票吗?”
“不用。”
“那我去港城进电风扇过来卖,不是……”这个年轻人都快手舞足蹈了。
乔君贤站定:“先生,你要明白港城和内地是有海关的,你首先得有进口资格,否则就是走私,走私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犯罪。”
“还有,两地相隔千里,你打算怎么运输呢?”岳宁问他。
这一问反倒让他来了信心:“我在铁路局工作,搞物资运输调度的,我有办法。”
乔君贤点了点头,说道:“哦?我有个朋友做电器代理,如果进货量不大,海关进口这块他应该能帮忙处理。但要是几千几万台地进,他恐怕就无能为力了。巧了,他也在探索内地市场。”
这人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真的吗?能帮上忙不?”
此时正好走到宾馆门口,乔君贤提议道:“我们找个地方坐下聊聊?”
“哦哦!”
乔君贤带着岳宁和这位先生来到咖啡厅,三人坐下后,乔君贤问道:“先生,您喝咖啡还是喝茶?”
“我喝茶就行。”
乔君贤又看向岳宁:“岳小姐,还是喝白开水?”
“嗯。”
乔君贤向服务员点餐:“一杯红茶、一杯白开水、一杯咖啡,加奶不加糖,谢谢!再给我纸和笔。”点完餐,乔君贤礼貌地问那位先生:“冒昧问一下,先生贵姓,在铁路局担任什么职务?”
“我叫李国强,在铁路局负责物资运输调度。”说着,李国强急忙从兜里掏出一张塑料红壳的工作证。
乔君贤接过工作证翻开看了一眼,然后将工作证还给他,从服务员手中接过纸笔,低头写下姓名和地址,递给李国强:“这是我朋友的联系方式,你也留一个你的联系方式给我吧,我回港城后,让他联系你?”
李国强接过纸,也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问道:“您贵姓?”
“我姓乔。”乔君贤收好联系方式,说道,“李先生,那就先这样,具体细节,到时候你和方先生谈。”
“好的。”
送走李国强后,岳宁笑着看向乔君贤:“你那个朋友?”
“我是想着……”乔君贤刚要解释。
“知道,知道,先考察一下对方的能力和人品。”岳宁接过话茬。
两人往楼梯走去,乔君贤再次感慨电器价格昂贵,岳宁笑着说:“你这是第几次感叹价格贵了?你可是港城乔家的公子。”
“我不是从我的消费能力出发,而是从这些产品的目标客户角度考虑。一开始我特别兴奋,觉得这些都是商机,到处都是机会。但对比你们的收入,这些常用电器价格动不动就上百,甚至好几百,就觉得大家真不容易。”
乔君贤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岳宁不禁想起上辈子,鹏城平均工资都破万了,电风扇价格似乎也没怎么变。她幽幽叹了口气说:“是啊!我一直想要个暖水瓶,这样冬天放羊回来,能有口热水喝。好不容易等到一张票,去供销社一问,要六块五。想想我一个月才三块钱生活费,只好算了!”
“我送你一个?”话一出口,乔君贤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岳宁不禁嗔道:“神经!”
乔君贤想起她之前说想要收音机,便说:“回港城后,我送你一台收录机吧。既能听电台,还能放卡带听歌。”
岳宁摆了摆手:“不了,不了。等你开了工厂,生产出来再送我一台吧?”
“一定,一定。真的很感谢你今天的建议。一家彩电生产厂,起码得要一个多亿美金的投入,可一家电风扇厂、一家收音机厂,百来万港币就能开起来。市场总额差不多,从利润率来看,甚至更高。这是个很不错的项目。就凭这个建议,我得给你1%的干股。”乔君贤认真地说道。
岳宁笑着摇头拒绝:“别啊!大不了你们有新产品,都拿给我试用就行,干股我可不敢要,你也不能随便给吧?”
“你们在聊什么呢?”这时,陈主任的声音传来。
岳宁抬头一看,爷爷和陈主任正准备下楼。陈主任说道:“我们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想着下楼等你们一起去吃晚饭。”
陈主任看向岳宁,问道:“小岳,吃饭你最有研究,咱们是去吃陕菜,还是就来一碗羊肉泡馍?”
“吃羊肉泡馍,要吃最正宗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