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昼日 不要死在冬天,要去春天(1 / 2)

昼日浮华 应怜月 2467 字 1个月前

一愿她免受生活中??突入其来的纷扰, 可以夜夜好眠。

二愿她不要继续困顿在岁月和往事的尘埃中??,身心俱暖。

三??愿能与她爱人长相伴,烛火摇曳中??, 直至年华老去,白发之时,仍然??能共度朝暮。

文时以的书法是文斯华从小亲自传授的, 笔锋有力,颇有风骨。

墨迹在沾金的宣纸上晕染开,一笔一画连缀在一起,清清楚楚地写着那些戳人心弦的句子。

自从他接过??家里的重任后, 这些年来,他新年写出来的每一幅字要么是气壮山河之词,要么便是心态平和的禅意诗。

总之, 和个人感情毫无关??系。

更不会写出书老, 白头??这样的缱绻之词。

收起笔的那一刻,大家同时过??来围观,包括丛一。

她其实还有点好奇,文时以到底会在新春之际写点什么。

当她看到宣纸上的字迹时,诧异了几秒, 反复看了好几遍, 差点就以为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就在她还愣着的时候, 文时以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回到她身边,伸手自然??地揽住了她的腰肢。她抬眼看向他,与他短暂对视,像是无声的询问,眼底闪过??一丝羞涩娇嗔。

“大哥, 看来有了大嫂之后,你??连题字题诗的风格都变了。”

被文紫嘉点破,丛一一下子不能再装傻,私下里怎么和他腻歪瞎说都无所??谓,但是在这么多长辈亲戚,甚至是平辈的弟弟妹妹面前??,弄得??这么高调,她是不好意思??的。

文时以向来低调,她也是实在是没想??到文时以给她来了这么一出。

“大哥大嫂是新婚,大嫂又是第一次在咱们家过??年,大哥题字当然??要带上大嫂。”文时安见丛一不自在,赶紧帮着解围说了两句。

农历新年,他刚从国外回来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丛一。

“新的一年,祝爷爷奶奶松鹤长春,福寿安康,白首同心。”

文时以察觉到了丛一轻微的局促,本??来也不想??多把这字面上的话题引到她身上,非常守礼地将话圆了回去,借这幅字祝福文斯华和舒吟可以白头??相守,恩爱不移,也相当得??体。

“时以现在处事越来越成熟稳重了。”文斯华听了,舒怀地大笑了声。

“可不是嘛。”舒吟赞同。

文兆锡和沈映蓉对视了一眼,笑笑也没多说什么。

文时以作为文家这一辈的继承人是板上钉钉的事,这些年他也做得??越发好,越来越叫人放心了。

旁人看来,这新婚的小夫妻果然??是蜜里调油,如胶似漆,文丛两家强强联合,夸张点说,未来在京港两地呼风唤雨简直是指日??可待。

节日??欢庆,大家都沉浸其中??,随口闲聊。

丛一听不太清那些话,甚至对于刚刚文时以的解释和祝福也权当做了过??耳云烟。

她的注意力始终在刚刚文时以写的这些字上面。

因为Vinay是英国人,所??以哪怕中??文学得??再好,有些诗情画意独属于中??国的浪漫言语他是不能够读懂的。

比如刚才文时以写的那句,烛影共书老,白头??祈晨朝。

那是怎样幸福的结局。

这是第一次有人非常郑重地与她许下这种一生一世的承诺。

人群在离开东厢往正堂去,有轻微的嘈杂,穿过??院子的时候,每走一步,都会在积雪上留下痕迹。

抬眼看去,灰蒙蒙的天??空飘荡着厚重的云层,冷得??彻骨的穷冬昼日??,在这个除夕后,将逐渐跨向春暖花开。

这是这些年来,她头??一次,不希望自己永远留在冬天??里。

她想??要去春天??。

她跟在文时以身边,任由他牵着手。

她又想??起了在伦敦西区,他们在小雪中??穿越拥挤人群去肆意流浪的时刻。

心里上的某处空缺被一些东西填充满,她感受到了安全,感受到了踏实。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他的手,他感受到她力气的同时,回头??凝望了一眼。

并没问为什么,也没问怎么了,只是温柔地笑了笑。

他也不知道缘由,就是好像大概能猜到她在想??什么,明白她未说出口的话是什么。

她需要的是什么,想??要索取的是什么,或许真的没办法用简单的爱和真心去概括和注解。

可能,这就是梁霄口中??所??说的,安全感吧。

各个层面的安全感。

“你??那天??的问题,我用今天??这幅字回答,可以吗?”文时以忽然??想??到,在长辈们走在前??面聊家事的时候,这样问了她一句。

“什么?”丛一愣了片刻,侧过??头??撞上他的眸光,茫然??了许久,然??后笑了笑。

用这幅字回答她那天??的话。

她很清楚他想表达的是什么。

如果都想??过??白头??偕老,那一点微末的关心是不是需要,又何需在意呢?

这一刻,她忽然??意识到,或许就像他说的,他有他的生活方??式,有他为人处世的节奏。

这就是他的表达方??式。

已经是几句

长久又平静的对视,漫天??的寒风和积雪里,他们没再说下去,只是交换了彼此意味深长的笑意和目光。

随着一众长辈从东厢到了正堂。

正堂内,迎面是一张紫檀木翘头??案,案上陈设着不少东西,丛一扫了一圈,能认出几样,比如那件青铜鼎、还有白玉山子,以及正中??供着的一尊鎏金观音像,两边放置的香炉里有青烟袅袅。

正堂东西两侧墙上挂着几幅古画,文人墨迹丛一不甚熟悉,但是看落款能做简单的辨别,有文徵明的山水,也有董其昌的字对,全部采用了锦缎装裱,在柔和的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