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2)

惟许侯夫人 法采 3266 字 1个月前

天热, 灵柩不能等,小弟杜湛明得了信从保定急奔到京城来,杜润青同他姐弟二人, 便要扶二夫人灵柩回乡。

这几日以来的诸多事情,都是杜泠静着人在打点, 小姐弟二人离京之前, 专程往侯府来了一趟。

两房已经分家,大姐也嫁了人,之前许多繁乱之事,她能拿得起也放得下, 都不再计较,二夫人在青州的丧事, 她不便再回去,却也送上了丧仪盘缠。

姐弟二人上门时,陆慎如也在府中,陪同他娘子去了前厅见人。

杜润青远远地便听到了侯爷的脚步声, 但她再没抬头去看, 眼观鼻鼻观心地跟湛明一起站着。

直到陆慎如步子进到厅中, 坐到了上首,两人上前行礼, 小姑娘听见弟弟叫了一声姐夫,她也规规矩矩地开了口叫了, “姐夫。”

男人点了头。

杜润青再没向他没来由地多落去什么目光,只静心听着姐姐交代了他们回乡的事。

待事情说完, 杜泠静道。

“时候不早了,你们去吧。”

若没有长姐坐镇,两个年少的小姐弟如何办的了这丧事。两人皆在长姐面前, 正儿八经叩了头。

离了侯府,他们百年扶灵柩离开了这喧闹的京城,往着久久未曾归来的青州老家而去。

顾家当真被抄了家,顾扬嗣指使人刺杀侯爷,又欲在京城行巫蛊之术,已压入大牢,只等秋后问斩。

皇上又抱了恙,并不欲大开杀戒,除了顾扬嗣之外,顾家其他人他抬手放了过去。梁氏带着儿女速速离了京城,而万老夫人那日吐血之后,人就疯了。

老仆没看住她,衣衫不整地就跑到了大街上,但凡是见了妙龄姑娘,便要去拉人家的手。

“快过来,跟我走,定能给你说一门贵亲,我可是京门月老,听老夫人的话,准没错……”

她满街乱跑地风言风语,从前请她做过媒的人家,都有些尴尬起来,脸上挂不住,满京城都在看笑。这事传进了宫里。

皇上正犯了头痛,听见万老夫人的事,捂着额头皱了眉。

“再无体面可言……”

皇上这话说完,当晚宗人令兖王便派人将万老夫人捉起来,送去了城外的庵堂里。

她好歹也算皇亲国戚。但捉她送去庵堂的时候,她还在大叫,不过到了庵堂之后就灭了声息。

又过几日,杜泠静听见消息,道是万老夫人已经没了。

黄华坊顾府充了公,某日一场暴雨冲刷过那鬼影重重的门庭,门前彻底落锁,只等往后有新主再入其中。

日子进了五月,暑热便从南方一路北上袭到京城门下。

永定侯府远岫阁。

杜泠静不免犯愁某人的伤势,“侯爷不是自幼练得铜筋铁骨吗?怎么伤势好的这么慢?”

陆慎如听得想笑。这才半月有余,再是铜筋铁骨的人,也不能立时就转好。

他问他娘子,“泉泉急什么?”

她低头看他伤势,嗓音闷闷。

“夏日来了,暑热蒸腾,会令伤势愈合得更慢。”

她惆怅,陆慎如却不禁想到了在勉楼的那年,夏日里养伤确实好的慢,他从夏初藏到她的勉楼里,一直到盛夏翻过,夏天还剩下一点尾巴,他还没好。

最后,终是伤势还没好透,他就离开了勉楼。

但多载已过,他身上的刀剑之伤早就好了,至于旁的,他抱了他的妻,“泉泉为我如此忧心,区区暑热又算什么?”

他将她圈在怀里,见她一味叹气,低头啄了她的唇。

她没躲,眨了几下眼睛,长长的睫毛刮擦他鼻梁上,痒痒地透到心上。

她是故意的,陆慎如看到妻子眼中偷藏着的笑意,忽的一转,不再啄她唇瓣,转而蹭到了她的耳朵上。

那小耳白软又细嫩,他刚蹭了两下,她就急着要推他。

方才啄唇也就罢了,眼下蹭耳,杜泠静道。

“你不怀好意。”

她又开始向朝上那些老头子一样瞪他了,陆慎如却笑起来。

“看来蹭到了要处。”

对方跳脚的,正是他不能轻易把手的。

他越发咬了她的耳垂,她肩头颤了,直要躲开,但他揽着她的腰不许她走,偏他伤着,她又不敢大动,气得咬了唇。

男人眼中的笑意都溢了出来。

她则道,“侯爷一味欺负旁人,就没想过说不准会有被旁人欺负回来的一天?”

这问题引得陆慎如更笑了。

“若是能一味欺负旁人,旁人哪来翻身的机会?”

杜泠静睁大了眼睛,再没想到这种话他都不假思索。

但她没同他辩,辩也是辩不过的。

她眨眼看向他的耳朵,忽的往他耳垂上呵了口气。

那气息从耳垂一直掠到耳后,饶是她没似他一样轻咬,酥麻的感觉就已经遍传全身。

陆侯何曾让人吹过耳朵,尤其被他的娘子。

麻意还没消散。

他闭了一瞬的眼睛,下一息直接将她压在了窗子上。

“所以欺负旁人的人,决不能让对手翻身,不然那滋味……他受不了。”

杜泠静还没将这话回过味来,就睁大眼睛见他已将她彻底押在了窗子上。

他的吻果是带着不容她翻身的气势,何止不许她翻身,她连呼吸都立时艰难了起来。

她后悔方才招惹他了。

幸而就在这时,崇平到了窗外。

“侯爷……”

崇平话还没出,他便道,“之后再说。”

杜泠静:“……”

但崇平在窗外为难。

忽的有个轻缓的声音响在了窗外。

“舅舅,舅母?”

此声一出,窗内榻上的两人皆是一愣。

慧王殿下!

小殿下怎么出宫来了?!

杜泠静趁着某人一愣,连忙抽身下了床榻,她理着自己的衣襟,男人也只好正了身形。

杜泠静小声问他,“我发髻没乱吧。”

读书人最是注重自己的仪表。

陆慎如替她理了理发簪,又让她不要慌张。

“是殿下,又不是外人,无妨。”

两人说话间,走出了门去。

杜泠静在之前的宫宴上见过慧王逢祯,但不便言语闲谈,不曾与他接近。

眼下她见逢祯就站在院中,九、十岁的男孩,身量还没张开,但看面目,与她的侯爷隐有五六分相似了。

两人上前与他见礼,又引他往书房吃茶。

陆慎如问起来,“殿下怎么出宫来了?”

这事他还真不知道。

逢祯道是临时出的宫。

“上晌孙先生讲书时,我没及时应答先生的问话,一连三次,先生生了气。母妃听闻之后,便让我出宫往先生家中,给先生赔礼。”

他见时候尚早,“就顺路到了舅舅府上。”

小殿下说的时候是笑的,陆慎如听了却沉了眉。

“不过就是未能及时应答,真当皇子是寻常人家的学生?这点耐性都没有!”

他说那给逢祯讲学的孙先生,“迂腐的老头子,以我之见,换了才好。”

杜泠静和小殿下都吓了一跳。

杜泠静再没想到他反应如此大,他虽与文臣多有不合,与士林中的读书人,也是各自两立的关系。但总来还算尊师重道,那孙先生对殿下确实失了些耐性,可他对孙先生的行为,亦一点耐性都没有。

逢祯则连忙道,“舅舅消气,我今日给先生赔礼道歉之后,先生已是谅解了我,不再责怪了。”

陆慎如却还是沉着脸,想到了什么,转而问了杜泠静。

“扈廷澜教习学生如何?我观他性情温和,颇为沉得住气,不若请他给殿下侍讲。”

文臣大多站在雍王这边,难以将小慧王的学业托付给他们,不过扈廷澜态度算得居中,为人更是中正不阿,又是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出身,做慧王侍读当然没问题。

杜泠静却犹豫,“就这么换先生,会不会不好?”

这位孙先生也教了慧王一年有余,除了严厉些没什么错处,逢祯也很是犹豫。

两人都看向陆慎如,陆侯却道无妨。

“我自会找个恰当的由头。”

他当真因为这点小事要换人,杜泠静见他心意已决,不好再说什么。

不过对于扈廷澜来说,之前邵伯举的事令他心志萎靡,如今调他去做侍读,说不定能让他好起来。

而他的耐性那是再好不过了。

陆慎如思定了此事,便揭过了话茬,他见日头渐渐偏西,但距离宫门落钥还有些时候,便同逢祯道,“晚上留在侯府用饭,赶在宫门落钥前回去,可好?”

逢祯当然想在宫外多逗留些之后,头点得如同小鸡啄米。

杜泠静难以想象这是金尊玉贵的皇子,在旁抿了唇笑。

逢祯却叫了她,“舅母送我的海贝风铃,不知为何,暑热天气还有消暑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