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楷模与超模(2 / 2)

而且至少均田,推行一条鞭法等等新政,李二是想不出来的。

尤其是那种抱着大不了打烂这座天下重建国家的决然,年过三旬的李二还有没有...也是未知数。

“诸侯王。”李象有些踌躇:“阿耶说等我长大以后,我的封地会涵盖吐蕃和天竺国的一部分。”

“我看过宫中画的地图,吐蕃和天竺国的一部分加起来,几乎有大唐大小了。”

“这么大的地方,我真的能够治理的了吗?”

李象没有势力雄厚的母族,甚至说从记事开始,他就没见过自已的母亲,他所能依靠的,便是他的父亲,大唐的皇帝李承乾。

“我今天要讲的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的。”于谦微微一笑:“楚国的先君从最开始的祭祀都要去邻国偷盗到后面辽阔的疆域让吞并五国之后的秦国都要头痛的地步一共花了八百年的时间。”

“或许殿下能够从楚国着八百年的发展历程上找到自已的答案。”

对于李象这位被公认为当代“刘肥”的皇子,于谦是抱有很大的期盼的。

至于李治,这位已经被定位成年后去个富庶的地方享福的家伙,于谦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督促他的学业了。

这方面,也是李承乾胜过李二的地方,所有人都知道李象会成为诸侯王之长,所以没人会像以前那些野心家对李泰一样对待李象。

李象自已也知道自已未来要做什么,他渴望知识,就是为了日后到达封地后可以有效的治理自已的国家,而不会陷入无措的境地。

定位清晰,这样就避免了很多的争端,这对所有人来讲,都是好事。

大臣中,尤其是以直谏闻名的魏征很喜欢用李象的事情怼李二的脸。

同样是不被父亲喜欢,同样有着兄弟,为什么李承乾登基后关于储位的事情做的就很好?

当然李二每次都不服,口中说着李象是庶,他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来为自已辩解。

“于师,我其实更想听一听农学。”李象鼓起勇气说道:“工部的宋先生临行前,阿耶带着我去拜访过他。”

“虽然阿耶和宋先生的谈话我很多都听不懂,但是我也知道宋先生有手段让地里面产出更多的粮食出来。”

“若是能够将宋先生的手段推行到大唐天下,是不是就能解决很多的矛盾?”

“若是百姓收获的粮食变多了,是不是就能解决汉文帝的困境?”

最后李象在心中默默想道:“要是有一种作物多产,容易养活而朝廷可以不征收此物的税就更好了。“

听到李象说完,于谦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讶然,他没想到这位殿下居然如此的聪慧,但是农学...于谦确实不精通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