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檀这日刚给贾芸安排了差事,从外面赁的小院中回来,就见荣国府门口有个老太太领着个小儿在那里磕头。
“怎么回事?”
白檀差林义去那里问了,不过片刻,林义便领了那一老一少过来,
回道:“原是和王家连了亲的农户,过来找周瑞周大爷的。”
又低声道:“想来是农家日子不好过,过来寻些门路的。
只不过周瑞和周瑞家的,因王夫人被禁足一事,被免了差事,现在闲赋在家轻易不出来见人。
差点让这老太太白跑一趟。”
原来这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刘姥姥,
许是古代的庄稼人尤其显老,这刘姥姥不过50岁左右,头发却已然花白,脸上沟壑纵横,牙也缺了半颗,
穿着件并不挡风的破袄,头上用一条打了补丁的围巾裹了,手上牵着外孙板儿,要给自己一行人磕头。
“给贵人请安!”
白檀连忙扶起了老人家,“您这是做什么,可不是折煞小子了。”
“您老的事,我听说了,只是您老不知道大宅门里的事儿,如今王二夫人正卧床静养,管家的是大方的凤嫂子,
不过你老人家也不用担心,这凤嫂子也是从王家出来的,你有什么难处尽管和凤嫂子说,凤嫂子是个利落人,能帮的她也不会推辞。”
皇亲国戚也有三门穷亲戚,何况赫赫扬扬的贾府,就连林家这种,族内凋零,分散各处了的家族,
每逢年节,也有些沾亲带故的找上来,无非是三五十两的银子,虽然被奚落成打秋风的穷亲戚,
不过大家族里这种事情常见,第一回上门的亲戚,向来是能帮就帮的,
毕竟除了有些不要脸皮的总来占便宜外,多数都是实在活不下去才舍了脸过来求口饭吃。
“多谢贵人,多谢贵人,还不知道贵人如何称呼?”
刘姥姥看白檀的穿着不俗,又听白檀的口气,心里就有了底,知道这一趟有这小公子在,自己总不会白来,
连忙问起了恩人的名讳,日后若有缘也能报答一二。
“我家少爷是三品盐运使林家的长公子,是这府里的表少爷…”
林义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白檀挥手打断了,
介绍那么一长串就跟福尔康似的,自己这个当事人听着尴尬的很。
“老人家叫我檀哥儿就行,现在凤嫂子应当还在老祖宗处侍奉,回去又要接见各处的管事婆子,怕是暂时没空招待您。
不如你先来我这里坐坐,我让丫鬟们去凤嫂子处问问时间,等她得空了再送您过去。”
“那是再好不过,老婆子我多谢林…多谢檀儿哥了!”
刘姥姥自然千恩万谢的随着白檀去了前院,
一路上白檀又问了现在土地的收成,以及刘姥姥庄户所在的地方,
可巧的是,白檀为了新良种的水土实验,刚在京郊也买了两处庄子,距离刘姥姥所在的地方不远。
刘姥姥无论是在原著还是现实,泛着金光的魂魄,总是值得人信任的,
而庄子之前的管事,回了原本的主家,现在庄子里是林家的管事,
林家管事多是从江南而来,对于京城的收成等事,并不熟稔,
白檀怕他们被糊弄,所以便想将两个庄户的佃农等事情,交托给刘姥姥帮忙,她一个老人家,对于家长里短最知道,
哪些佃农勤快,哪些懒散,哪些憨厚,哪些最喜欢偷奸耍滑,老人家的肚子里都有一本账,
她又是农活干惯了的,家里也有些土地薄产,地里的收成她都心知肚明,
有这老人家在,不怕管事的欺压佃农,也不怕佃农们合起伙来糊弄主家。
白檀便将事情一一给刘姥姥说了,又说了庄子现在的面积和地址,以及往年的收成。
刘姥姥拍着大腿道:“那这以往的账目都不对,这京中也就去年算是招了场小灾,其他时候流程都好的哩!”
白檀见着刘姥姥果然都懂,便将想聘请她一事和她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