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夷的要求是先把楚国的公主嫁到蛮夷,才会兑现其他的承诺,之前一切免谈。”
朝堂之上,许鹤鸣听闻蛮夷和亲的要求,他紧握双拳,气愤不已。
“这蛮夷,实在欺人太甚!”他忍不住低声咒骂道,“朕刚登基不久,儿女尚在襁褓,怎可送他们去那苦寒之地受苦?”
若真要和亲,便只能将先帝的公主推出去,而在一众先帝公主里,尚未出嫁的温怡公主成了最可能的人选。许鹤鸣深知温怡公主生性纯善,若将她嫁到那蛮夷之地,无疑是将一只温顺的羔羊送入虎口,可眼下局势紧迫,边境的压力如泰山压顶,他一时竟也没了主意。
消息迅速在京城中传开。黎音袅彼时正在外地巡查物价管控的后续情况,听闻此讯,心急如焚。“不行,我绝不能让温怡公主去蛮夷受苦!”她咬着牙,立刻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回京城,一心想要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回到京城后,黎音袅顾不上一路的风尘仆仆,径直奔向皇宫。她求见皇帝,却被侍卫阻拦在宫门外。黎音袅心急如焚,对着侍卫说道:“我有要事求见陛下,关乎温怡公主的终身大事,耽搁不得!还请各位通融通融。”为首的侍卫面露难色,说道:“长公主,不是我们不通情达理,皇宫规矩森严,没有陛下旨意,我们实在不敢放行。”黎音袅无奈,只能在宫门外苦苦等候,期盼着能有机会见到皇帝。
与此同时,皇宫内,许鹤鸣正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议和亲之事。一位年迈的大臣说道:“陛下,蛮夷此次和亲意图不明,若贸然将温怡公主嫁过去,万一有个闪失,如何向先帝交代?”许鹤鸣长叹一声,说道:“朕又何尝不知其中风险,可如今边境局势紧张,若不答应和亲,蛮夷很可能再次大举进犯,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啊。”另一位年轻些的大臣则小声说道:“陛下,听闻长公主已赶回京城,她与温怡公主交情匪浅,想必是来阻止和亲的。”许鹤鸣微微皱眉,说道:“她一介女流,虽有些见识,但此事关乎国家大局,岂是她能左右的。”
在宫门外等了许久的黎音袅,终于等到了许鹤鸣退朝。她赶忙上前,跪地说道:“陛下,求您不要将温怡公主嫁到蛮夷去。公主生性善良,那蛮夷之地环境恶劣,风俗野蛮,公主去了必定受苦。”许鹤鸣看着跪在地上的黎音袅,说道:“长公主,朕知道你与公主情谊深厚,可朕身为一国之君,要为天下百姓考虑。如今边境告急,若不答应和亲,战火一起,生灵涂炭,朕又于心何忍?”
黎音袅抬起头,说道:“陛下,和亲并非唯一的解决之道。我们可以加强边境防御,训练士兵,提高我军战斗力。而且,我们还可以派人深入蛮夷部落,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寻找其他的谈判条件,不一定非要牺牲公主的幸福。”许鹤鸣微微摇头:“长公主所言虽有理,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如今蛮夷使者已经在京城等候答复,时间紧迫,朕没有太多时间去筹备其他方案。”
黎音袅见皇帝心意已决,心中十分难过。她离开皇宫后,并未放弃,而是决定去找江令舟商量。
江令舟此时也听闻了和亲之事,正为此事烦恼。见到黎音袅前来,他赶忙迎上去,说道:“郡主,你回来了。这和亲之事,我也有所耳闻,实在是棘手。”黎音袅将自己与皇帝的对话告诉了江令舟:“江将军,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阻止,不能让公主去蛮夷。”江令舟沉思片刻,缓缓地说:“此事确实难办,但我们也不能就此放弃。或许我们可以从蛮夷使者入手,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看看是否有转机。”
于是,黎音袅与江令舟乔装打扮,来到了蛮夷使者居住的馆驿附近。他们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个与蛮夷使者有过接触的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