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刚才说过,只是我俩个在一起,说话就可以随便点么?我只是顺应你的意旨吧?”
现在,林山水是因为兴奋还是怎么了,一切似乎并不着急、要紧的样子,还能若似孩子玩泥沙子一般?
“山水哥:我们还是恢复严肃,转入正题好么?”李宁敏觉得林山水现在有点并不正常,所以自己要树典范似的。
“宁敏知道吗?现在这种实现,已经超出我的思想范围了,所以我想让自己的思路回归弹性的正中位置上,不要在起点或者末端上。”
李宁敏有点大惑不解,所以望着林山水问道:“你所说是什么意思?什么原点、末点、中点?”
林山水从椅子里慢慢站起来,呼出一口气,然后微笑着说:“我从大学回来,想象里要开发这谷地,本来还是一种梦想,即便能够站在这里,也是一步一步来,这是原点;
“而现在,不但能够站立在这里,而且还具有了一定实力基础的人力、机械资源以及这整个西塘都归纳了自己,现在,这明晃晃地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是我理解的末点;
“路,人走太慢,车走太快,最好是人骑着自行车走,不慢也不快,现在么,我似乎在等待着这种节奏。”
“山水哥!你这是什么思维?现代不是步行年代,即便汽车的年代都很快成为历史了,轻轨、飞机、飞船,将成为现代的潮流了,还美梦什么中速的人力自行车?”
林山水笑笑说:“那你就算我是o了吧?你说,快说说自己的思维,好吗?”
真的,现在的李宁敏真的猜不透林山水的用意如何,所以只好说出自己的思路。在她看来,现在既然有人,有机械,开发这个谷地应该考虑面与速度问题了。
既然完善谷地设置,在林山水的思维里应该有水塘,水塘里有鱼,边上是鸡、鸭、猪,用鸡、鸭、猪的粪便供应水塘里的鱼,多余的为农作物的肥料;
所以现在,趁着人力、机械配备的情况下,应该排水沟,几种养殖品种的养殖场地,设施应该开始动工,同时这个谷地的坝面缺口也要着手完善。
林山水听完李宁敏的说话,点点头又是摇摇头说:“大致情况是如你所说,可是,要做到这谷地上与坝下的连片生产区域配套,还有很多设施需要配套上来哟。
“就说利用坝上的水,成为坝下连片作物的肥料,必须要做好坝上所有水源的合理分配与保护,要在谷地,也就是水塘的周边开挖排水沟,就是为了更好调配水塘里的水量;
“要知道:水塘里的水,是养育鱼的原料,也是坝下作物的生长肥料,所以,任何时候,水塘里的水都不能因为任何因素而流失。”
于是,林山水把鱼塘、鸡、鸭、猪,几个方面怎么串连利用,怎么才能成为坝下作物的肥料方案列举出来,让李宁敏去思考。
“哦!三道环山排水沟达到水塘水量正常需要的目的,而且各个场地需要设立化粪池,然后在坝下设置两个大的化粪池,让水塘已经需要换掉的水放入下面大的化粪池里去;
大的化粪池的水再混合鸡、鸭、猪的化粪池里的成分,再二次进行混合、发酵,形成了很好的作物生长有机肥。
这才是完美配套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