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昨天晚上所见,我心里就有些发毛,着实不敢跟这位阿姨单独共处一室。
揣着满心疑惑不安回到屋里,坐到电脑前接着看照片。
看过最后两张照片,我心里有数了。
尾数标01的是照片正面,标02的是照片背面。
我决定从头看起。
点开1899082102,果然是老照片的背面。
底色泛黄,字迹模糊,而且都是繁体字,好在放大后仔细辨认,倒也能认得出来。
“光绪二十五年,英夷哈德森组队,往川鄂交界武雪山脉探险,余受梁先生所托通译,得马帮祝氏为向导。问哈德森欲寻何处,语焉为详。其有一图,日日观之不停,却不示与他人。梁先生言此人为欧陆诸夷所建哈布斯堡探险协会之重要成员,此协会受欧陆皇室资助以遍天下诸险探世间诸异为宗旨,与会成员皆为豪富权贵子弟。余向弟梓探问,曰皆大盗也,发墓掠宝,无恶不为。不明先生为何与此等人合流。”
清末民初的时候各种外国探险队在国内乱窜,掠过了不知多少宝级的古玩珍品,这哈德森探险队想也是其中之一。
我转回看第一张,照片上的另外两个人都是外国人。
站在中间的那个年纪稍大,盔式帽猎装马裤,留着一把大胡子,戴着小圆眼镜,手里还提着支手杖。
站在最右首的年轻些,穿着身军装,腰里还别着支手枪。
年纪大的应该就是哈德森,那个军装的年轻人不知道是什么身份。
退出这一张后,细数了数,标着1899数字的照片共计十张,逐份看过去,照片里要么是老乔与祝春晓模样的人合影,要么是老乔自己独自拍照。
照片背景有一张是老镇子的街头,三张则是不同的山林前方,两人在照片上的表情也越来越沉重压抑,尤其是最后一张照片,憔悴不堪,衣衫肮脏破烂,显得极是狼狈。
所以我猜这照片的目的并不是留念,而是为了记录环境。
只是单从照片上什么都看不出来。
每张照片背面都写着相应的文字。
从简单的文字记载来看,这支探险队组建后,从川鄂交界处深入武陵山区,始终按照哈德森指示的方向前进,由名为祝氏的女向导负责寻找相应道路,但哈德森的指示经常变化,往往走了几天后,他便会突然要求转变方向,甚至掉头,没有任何理由。
在照片背后写字的人,姑且认做是老乔吧,老乔偷偷观察后认为,哈德森不停变动要求,原因来自于他手上那张不知什么来路的地图。每次看过地图后,他都会改变行进方向。
在进入山区腹地之后,前进方向变动的更加频繁,女向导祝氏悄悄对老乔说按照哈德森的指示,他们实际上一直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转圈,只是每次走的路径都不同,再加上深山老林难辨方位,没人能够发现。
但这一点却瞒不过对山区环境熟悉的祝氏。
那时的山区原始荒僻,虫兽杂多,环境恶劣,哈德森后来指示的方向上路途越加难行,探险队减员越来越严重,到最后一张照片的记载里,原本多达五十人的探险队只余下十几人,其它的不是死了,就是受伤无法行动,被留在了路上。
哈德森也随着迟迟无法找到目标而越发暴躁,甚至开始怀疑是祝氏没有认真领路,一度想要下令枪毙祝氏。幸好他这个失去理智的命令没有人执行。人人都知道在这里失去祝氏,他们就别想走出这迷魂阵般的深山老林了。
关于这次探险的照片就到这里为止,但在最后一张照片的背面文字中,最后有一句没头没脑地话,字迹也前面有些不同,想是后加上去的。
“哈德森犯了个致命的错误。”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