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赶路(2 / 2)

官道修的平整,马车走在路上很稳当,但是,宁浅浅还是带着周朗,跟着马车走路,训练周朗的耐力,至于江振中,更是带着一帮子小伙子,跑前跑后的,小伙子们吃的饱,一身的力气,倒也玩的开心。

江三爷坐在牛车上,看着壮实了很多的小孙子,对跟在牛车边走路的江奎说:“大奎啊,这次得亏有你还有振中小子,要不然,咱们村这老老少少的这么多口子人,怎么能安全的从随州逃出来哟。”

江奎笑了笑,也是村里的人愿意跟着他们父子去甘州,要不然,江奎也是要跟江振中,带着全家人去甘州的。

江奎在甘州待过挺长一段时间,甘州那边,跟游牧民族接壤,古代的丝绸之路,也是要从甘州这边经过,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经营,甘州这边有了一个规模很大的互市,大梁的人带着盐,丝绸,茶叶,在甘州的互市跟那些胡商交换香料,皮子。

白家有自己的商队,白氏早些年靠着白家的商队,在京都开了一个专门卖一些稀罕的东西,后来,白氏就派江奎跟着白家的商队,走南闯北的见识了一番。

白氏打算的挺好,把江奎培养出来,以后就算是白家的掌家之权落到别家,自己也有一个有经验的大掌柜,还会害怕白家的人糊弄自己吗?

只可惜,白氏没有活几年,早早的就离世,白氏生前,有想在甘州发展自己的商行的打算,所以,在甘州,不仅是有铺面,还在甘州城外置办了一个几百亩地的庄子。

白氏在甘州的这些产业,知道的人很少,白氏去世之后,江妈妈怕伯府的那些人会谋夺白氏的嫁妆,明面上的嫁妆没有动,白氏后来自己置办的产业,房契地契都伯府拿了出来。

后来,伯府的三爷西北投军,江奎就陆续的送了一些江家的人过去,暗地里把白氏那庄子还有铺面经营起来,十多年下来,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江奎知道这些,江三爷自然是也知道,要不然,也不会把江氏族人给送过去,而且,送过去的基本上算是江氏一族精英。

宁浅浅认为,既然已经走出随州,远离灾荒之后的战乱,后面的路,应该是要好走很多了,但是,事情根本就没有按照宁浅浅的想法发展,他们还没出梁州的地界呢,现世就给了宁浅浅一个下马威。

官道确实是好走,路修的平坦,宽敞,就算是最窄的地方,两辆马车也能并排行走,还能保证按照一定的速度前进,一天的路程之后,就能有驿站,可以休息,也可以在驿站补充物资。

特别是过了梁州之后,路就更好了,这一条路,是梁州通往京城最重要的一条陆路。

宁浅浅观察过,这条路上,最近走的最多的,就是从京城往梁州方向运送的一些粮草,武器,听说,随州那些造反的灾民,已经弃了随州城,占据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山头,三皇子最近正在组织人手攻打那个山头呢。

宁浅浅现在就盼着赶紧的到甘州去,她心里可是揣着周朗这颗雷呢,就怕路上爆了,三皇子去随州剿匪,背地里到底是为了什么,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宁浅浅又看了一眼走在自己前面,小步伐越来越稳当的周朗,这都走了小一天了,还不见疲累,这身体素质提高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他已经跟着梦桃修习内力,在吃的上面,江妈妈历来是不缺了身边这些孩子的嘴,也就是过梁州之前因为手头的粮食不够,怕没地方买,吃饭要算计,过了梁州之后,一些村镇上都有粮铺,挑着最好的大米,百多十斤百多十斤的买,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