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改道(1 / 2)

从黑熊岭出来,一直到官道,这一路上仅仅是在靠近官道的地方,有两个小村子,黑熊岭村里还有从这两个村子嫁到他们村的媳妇。

那两个村子,距离山路也不是很远,经过的时候,已经到了午饭时候,这个时候,按照正常的情况,烟囱里应该有炊烟冒出来,可是现在,两个村子只是很沉寂的在原来的地方,远远地就能感觉到沉沉的死气。

一行人站在路上,看着那两个村子,江三爷最后沉沉的叹息一声:“走吧,咱们也走吧,他们呀,这是早早的就走了呀。”

据说,年前就有人家离开这里了,有两家在离开之前,还去黑熊岭跟自家已经出嫁的闺女说了一声,世道艰难,自顾不暇,能够告知一声已经算是很好了。

再往前走二里地,就能上官道,经过江三爷的叮嘱,那些青壮们握紧了手里的武器,就连梦桃,也多了一些紧张,如果只有她自己,她就没有怕过什么,可是现在,不仅有她的姑娘,还有这么多需要她保护的相亲,梦桃面上再冷,心里却是想要护着些人周全。

江振中已经骑着马去前面探路,梦桃拢了拢宁浅浅硬是给她围在脖子上的围巾,这个围巾是宁浅浅跟江妈妈一起织出来的,用的是江妈妈手里攒着的一些毛线,据江妈妈说,这些毛线,还是江振中从边关捎回来的,毛线有些粗,用来织围巾最好。

找了几根竹子,劈开之后,做了长长的竹针,织出来的围巾看着有些粗糙,但是,围在脖子上很舒服,那几斤毛线宁浅浅就全织成了围巾,不仅是梦桃脖子上,就连江奎的脖子上也围着一条。

江振中骑着马飞快的跑回来,梦桃等不及,直接跳下马车飞奔到江三爷的身边,江奎已经让江振业牵着牛车,他疾步赶到前面去。

江振中说:“我骑着马一直跑到了镇上,路上没有什么人,镇上也只剩下几户了。”

江三爷皱紧了眉头,问江振中:“振中小子,那依你看,咱们是不是还要按照算计好的,取道县城去随州府城?”

江振中想了想:“三爷,爹,咱们都不知道这些日子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先去随州那边打探一下,您带着人慢慢的走,后面要怎么走,等我回来,咱们再慢慢的合计一下,您二位看怎么样?”

江三爷看江奎点头,一声长叹:“事已至此,只能如此,振中啊,你这一路上可要小心啊。”

江振中翻山上马,疾驰而去,江三爷对着后面做了个手势,队伍又慢慢的行进起来。

宁浅浅靠着车厢,拧着眉想这一路上会遇到什么事情,还需要提前做什么准备,只可惜,她原来的生活安逸富足,从小衣食无忧,哪里知道这些呀。

江妈妈这个时候进了马车,看到宁浅浅皱眉的样子,安慰她:“姑娘呀,你别担心,我们家孩子爹去过好多次的边关,几条路他都熟,咱们走之前做了那么多的准备,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这么多人呢,还能解决不了吗?”

宁浅浅点了点头,或许,比起别的村子里的人的逃荒,他们已经准备的够齐全了,但是,毕竟是几千里的路,就这么一点一点的靠着人力走过去,路上不仅是要防备那些已经丧失了理智的流民,灾民,更要保障好这么多人的吃喝,问题有些大呀。

宁浅浅掀开了车厢后面的帘子,后面跟着的就是江妈妈家的那一辆牛车,车上放着几袋粮食,还坐着两个上了年纪的老大娘,江妈妈看宁浅浅往后看,笑着说:“姑娘,我们家孩子爹算计过,咱们走着去边关,估计得用一个多月,那些粮食够咱们用的。”

可这些粮食,不仅要供着江妈妈还有自己跟梦桃青桃,困难的时候,那得拿出来救助全村的百姓,既然带着人家出来了,就一定要把人家给安全的带到目的地。

宁浅浅依旧是没做声,只是往江妈妈的身边靠了靠,江妈妈顺势把宁浅浅搂进怀里,轻轻地拍了拍宁浅浅的背,没有再说什么。

队伍到了镇上,往日里喧闹的镇子安静的让人觉得可怕,有些没有逃难的人家听到动静,偷偷地从家里往外看,看到江三爷,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拄着拐杖开门走出来,擦着眼泪对江三爷说:“江三哥,你这是要带着逃荒去吗?”

江三爷心情复杂,握着老人家的手,点了点头:“是啊,走出去,说不定还能挣一条活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