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田草正静静地坐在屋檐下挑着蘑菇。脚旁放着两个篓子,里面是清洗干净,沥干了水份的蘑菇,右手边凳子上放着一个大大的扁箩,里面是已经挑好的比较完整、个头较大的蘑菇,晒干了可以慢慢吃。
“大姐,我和娘回来了。”木言蹦跳着跑进院子喊道。
“妹妹,娘,你们回来了。”田草抬头看到她们,高兴地喊道。
“咦?妹妹,你绷带拆了,是不是好了呀?”田草惊喜地问道。
“是,是,好了,绷带不用缠了,真是热死我了。杨爷爷说不用再上药了。”木言高兴地回道。
“小娃子家家的,以后可不要说什么死呀死的。”赵清娘笑着跟在后面进了院子,听到木言的话就急忙教道。
“是,我的娘亲大人。”木言调皮的笑道,“大姐,我来帮你挑蘑菇。”
田草呵呵笑着点头,真心为木言高兴,神情温柔娴静。
“大姐,你真好看。”木言不由有些看呆了。
田草被木言这样直直的一句夸,羞得脸红红得低下了头。
“别打趣你大姐了。田草,你过来帮我做饭。”赵清娘笑着道。
木言挑着蘑菇,嘻嘻笑着。
“娘,你们怎么这么久才回来啊?”田草站起身,跟着赵清娘进了厨房。
赵清娘和田草温柔谈话的声音不时地传到耳中;厨房顶上的烟囱飘出了烟,随着微风慢慢散在空中;天空碧蓝,阳光明媚,知了在树荫里欢唱;篱笆外的稻田开始泛出金黄色,想必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一片丰收景象。
抽了抽鼻子,麦子的清香透了过来,窝头蒸好了。
木言嘴角咧开,无声地笑了起来。
“娘,有热水吗?我想洗头。”木言站起身喊着跑进了厨房。
“有,田草,你帮妹妹洗头吧,窝头拿出来,蒸窝头的水正好可以用。”赵清娘正在小锅处炒丝瓜,“仔细一些伤口处。”
田草答应一声,往灶膛下加了一根木柴,站起身拿过饭箩,把窝头都捡出来。端过木盆,舀了些热水,又调进些凉水,摸摸水温正好。让木言端了张凳子走到厨房外准备洗头。
木言站在凳子前,双手扒着木盆,探着脑袋让田草帮着洗头。
头发淋湿,揉碎皂荚,轻轻地抹在头发上,避过伤口处,田草轻手轻脚地,木言低着脑袋,闭着眼睛,舒服得直哼哼。
“娘,我们家什么时候多了只小狗呀!”田草笑着打趣。
木言嘻嘻地笑。
赵清娘拿着个锅铲走到门口,看着直发笑。
风轻柔吹过,皂荚的清香味沾满人的头上、衣服上、空气中,随着一呼一吸,心神好像都熨贴了。
午饭时,在小溪里又是抓鱼又是摸螺蛳忙了一上午的田菊、田壮和石岩吃得很欢实。
赵清娘看着孩子们乐滋滋地吃着跳弓,啃着窝头,脸上那满足的神情,心里的喜悦止不住的往外冒出来。自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不说打算要酿的山果子酒,就说正在编的柳条筐。真是怎么也想不到,剥掉青乎乎难看表皮的柳条会是那么洁白,编出来的饭箩比以前更紧致更细腻,漂亮极了,让人拿起了就不舍得放下。
木根手艺好,最近地里就等着稻子收割了,水也已经放好,活不多,正好可以多编些筐子出来。
自已帕子绣细致些,这次大集时,争取把上次拿的帕子全都做完,一起拿到集上,应该能攒一些钱下来了。
赵清娘正在想着这次大集拿到钱后家里要添补些什么……
“娘,歇晌过后,您把您还记得的字教给我们吧。”木言吃完,放下碗筷,坐直身子,认真地说道,“我们每天学几个字,积少成多,明年三哥就可以上学了。”
“山娃子,你明年跟我三哥一起去上学吧。”木言又对着石岩说道。
“好,上学。”石岩听着木言的话,乖乖点头,“我回家就跟我爹说。”
“上学咯!上学咯!”正吃得高兴的田壮一听开心地叫起来,他可是想上学想了很久了。
“我也要学吗?”田菊苦着个小脸低声说道,学认字哪有抓鱼好玩。
“好,孩子们都学,田草你也一起学,能多认几个字总是好的。”田木根一拍桌子决定下来,哈哈笑着,又正经了神色,转头温柔地对赵清娘道,“清娘,辛苦你了!”
“你说什么话,辛苦啥呀,快吃饭吧,孩子们都看着呢。”赵清娘羞得脸都红了。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歇晌过后,田木根坐在堂屋门口编着柳条筐,泡软的柳条芯非常柔软,田木根编筐的速度比起以前更快了。
赵清娘带着孩子们,就坐在收拾干净的饭桌上,旁边放着一碗水。赵清娘用手指蘸着水在桌上写下了两个字:田和石。
“田和石。”木言喃喃地念了出来。
“正是田和石,我们家姓田,山娃子家姓……”赵清娘说着说着停了下来,惊诧地看着读出两字的木言。
“哇!妹妹,你认识字。”田壮惊喜地叫了起来。
“妹妹,你怎么认识字啊?”田菊嘴快地问出大家的疑惑,“谁教你的呀?”
石岩两眼亮亮地望着木言,木言什么都会,真是太好了。
“娘,您再写一个,看看妹妹认不认的。”田草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