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爹娘已经接受,我马上提议去给哥哥们到学堂报名。爹娘也同意了,一家人带着东西去了乡办学堂。顺利的交了四两束修,以后每个月还要交二十两粟粮,这样就可以在春耕假后,进学堂上课了。
出了学堂,先让爹担上东西去街头等着,我和娘再街上再逛一下,了解一下现世的物价。
顺着街道一店一摊的问下去,对这一世的物价总算做到了心中有数。
这手里有钱,也就知道要如何规划了。早上来时,就已经问过爹茺地的价格,爹说作为宅基地的茺地是很便宜的,一亩也就二十文钱,我也小算了一下,我们住的地方可用的茺地也就十亩,算下来才二百文钱,办房契需要一百文,给党长、里长、县里的好处二百文,这些需要五百文。找人围院墙(含泥坯材料人工)需要三两银,加上给爹娘买东西的二两,给哥交束修的四两银,五十六两银就剩下了五十五两又一百文,先存个十五两,于夏季雨水来临前建个青砖瓦房,只建一间正房就好。下次集市再花个三两买辆骡车,再留二两做为备用金,二两一百文在集市为家里再填些生活必需品,还能存个三十三两。
钱赚的不容易,花的却很快。
拉着娘先去布庄为哥哥们买布做长衫上学用,进了布庄小二倒是态度很好,看这个店铺也不大,再看了一下柜子上摆的布也是粗棉布为主,看来这个布庄的客人都不太富有。
“这位客人,您想买些什么布?”
娘先看了看细棉布问,“这个怎么卖?”
“您可真有眼光,这个是今年新出的细棉布,质量好,还耐磨,做衣服可以穿很长时间的。”小二先吹嘘了一番才报价,这样的布要十五文一尺。
娘眉头一皱,“太贵了。”娘是真的心痛钱。我只是笑笑,没等小二为自己的布再做宣传,真接开口道,“小二哥,这个青色的来个二十尺。”
娘拉住我,急忙打断我的话,“先别栽,不要这个。”
我知道娘是舍不得,只好劝道,“娘,哥哥们是到乡学里读书,不能穿得太差,要不然会被人欺负的。”也许这句话真的打动了娘,娘也就没再拦着我,但还是和小二讲了价,最后以十四文一尺成交。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