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1 / 2)

话音未落,殿外又传来通报:“刘宗周、何如宠求见!”

“宣。”

两人进殿行礼,崇祯并未让他们起身,而是直接下令:“传旨!着礼部在全国各州府、县城、甲里张贴反腐标语,让百姓知道朝廷的决心!”

刘宗周应声:“臣领旨!”

“第二件事,”崇祯目光扫过众人,“全国推行新军制!论武官体系与军事规章制度,全部重整!”

何如宠闻言,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陛下,此事是否太过仓促?各地将领恐怕一时难以适应,军心可能...”

“军心?”崇祯冷笑一声,手按在腰间的佩剑上,“你是在质疑朕的决定?”

何如宠顿时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地面:“臣不敢!”

崇祯冷声说道:“这事儿得军委会亲自抓,各地官员必须全力配合!违者,军法从事!另外,”他顿了顿,“朕决定设立建军节。从今年起,每逢金秋九月初,便是我大明建军节!”

殿内一片寂静,群臣这时才恍然大悟。

三权分立的格局已经初现端倪。立法院主持立法,廉政督察府负责司法,军委会掌管军政,内阁主持行政。四大系统各司其职,直接跟陛下汇报。

这是一个全新的朝廷架构!

“退下吧。”崇祯挥了挥手,群臣鱼贯而出。

待殿内只剩下王承恩,崇祯才长舒一口气,重新走到窗前。夕阳已经西斜,给宫墙染上一层血色。

“陛下,”王承恩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道,“这些改革,会不会太快了些?”

崇祯没有回答,只是凝视着远方。良久,他才低声道:“朕已经等不及了。”

王承恩不敢再问,默默退到一旁。

大明的积弊已深,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改革,等待他的将是更大的风暴。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通报声:“启禀陛下,八百里加急,辽东有紧急军情!”

崇祯的眉头微微一皱,心中已有不祥的预感。

拆开一看,果然如他所料。朵颜卫出事了。

万丹伟征联合八千建奴铁骑,发动兵变,已经控制了元上都。亲明的固鲁思齐布人头挂在城门,鲜血还在滴落。

“来得真快。”崇祯冷笑,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他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目光在喀喇沁部的位置停留了片刻,随即转向宣府、蓟镇。

这是朵颜卫的核心,就在宣府、蓟镇以北。一旦喀喇沁部倒向建奴,宣蓟防线将彻底暴露在建奴铁蹄之下。

这场席卷朝野的惊天大变,皇太极就是从这里长驱直入的。

“声东击西,好一招声东击西。”崇祯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皇太极在辽河以西布置重兵,表面上是要进攻,实则是为了吸引朝廷注意力,好让他暗中拿下喀喇沁部。

这种谋略,不得不说,确实高明。

但崇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可惜,你遇到的是我。”

辽东之战的胜利,已经彻底打乱了皇太极的部署。

八千建奴铁骑已经是极限,皇太极再也抽调不出更多兵力了。一来要防备袁崇焕和孙传庭随时渡河,二来辽河大败后,他内部矛盾重重,必须留着亲卫稳定局势。

“这盘棋,该我来下了。”崇祯眼中精光闪烁,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立刻唤来心腹太监,吩咐道:“去,把王承恩叫来。”

不多时,王承恩匆匆赶到。

“臣参见陛下。”王承恩躬身行礼。

崇祯摆摆手:“免礼。朕有要事交代。”

他将朵颜卫的情况简要说明,然后道:“你立刻写两封信。一封密信给张之极,命令切断元上都粮道,严防多尔衮突袭。一道圣旨给阿苏特部台吉,痛斥万丹伟征罪行,号召蒙古各部共讨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