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智斗师爷(1 / 2)

五道姑戏辽 苏在田 4232 字 1个月前

书到精绝方弄险,诗穷蹇滞更豪吟。

余瑾打开屋门,是一位丫鬟,手里拿着一套衣装和一个首饰盒对余瑾说:

“这些东西是相爷叫我送来的,这套衣装是相爷刚从裁缝店取来的,相爷专给你定做的,这几件首饰也是他前两天亲自买的,相爷说叫你明天穿带好,去见皇后。”

丫环交代完毕,退出房间。

余瑾接过衣装,穿在身上,非常可身合体。好象是量体做的。她一生第一次穿这样珍贵漂亮华丽的衣服。打开首饰盒,里面装有摩竭耳环、琥铂手镯、璎珞项链、金指环和银饰等。她见到这些贵重的礼品。惊然震撼,自己曾经发誓过;不以金钱而嫁,前几天我对相爷提过:“不许用金钱换感情,要用你的心打动我的情感。”但是他今天还是把礼物送到我手上了。父亲见女儿迟疑为难的情态,说道:

“相爷既然坦诚送来,表明他真心爱你,咱就诚心收下。他身为一朝宰相,爱面子,他的意图是叫你明天穿带上,拜见皇后,在宫廷官员面前显示一下,给他脸上添光彩呀。”

父亲讲的条条是理,女儿点点头,把首饰收起来……

寂静的夜晚,人静入睡了,院落传来叽叽的蟋蟀叫声,屋里发出父女二人的微声语谈话声。父亲给女儿讲述宫廷规章制度和礼节。教导女儿,进入宫廷讲究礼表举止,

父亲强调说:“见到皇后,要注意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仪容表情,言谈话语都要得体,”耶律世义滔滔不绝给女儿讲。余瑾用心细听,连连点头应声。其实她读过四书五经,孔子的礼记也讲的很多,不过与契丹礼节有些小区别。她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二人谈到半夜子时。

耶律世义离开女儿房间,回到自己寝室入睡了。

余瑾一觉醒来,天已破晓,她急速起床,丫环端来盆洗脸水,她来到梳妆台前,梳洗打扮完毕。佣人送来早点,早餐之后,她穿上昨晚送来的款式驼绒锦绣长袍。带上各种样式首饰。对着镜子照了几下。心神畅扬,踌躇满志的走出寝室,信步来到后花园。

这是一个明媚清新的早晨;细小的云片在蔚蓝的天空里泛起了小小的白浪,晶莹的露珠一滴一滴地撒在草茎和树叶上,蜘蛛网上沾了露水,银珠似的闪闪发光;润湿的黑土仿佛还留着玫瑰色晨曦的余痕;柳树上百灵的歌声划破寂静的晨空。

余瑾开怀快慰的欣赏园内美景,好奇的往花园中心走去。感叹不已,这花园真是景色秀丽,风光优美,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鲜嫩翠绿的草地,两旁是花卉苗木,组成各式美丽图案。砂石小路伴随清溪穿过。小溪两旁布满垂柳,枝上喜鹊黄鹂在歌唱。花池各种鲜花,含苞欲放,繁花似锦。这边一片艳丽的秋菊花,娇艳欲滴,那面鲜红牡丹,姹紫嫣红。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画景。再往前走是凉亭和假山,景色迷人,她边走边思索;我不是在做梦吧,这能是我将来的家吗?自己本是苦命寒女,能享受这份鸿福吗?她在疑惑自己,正在胡思乱想之时,忽听有人喊她:

“小姐,相爷在客厅等你。”丫环在呼喊。

她急忙转身回走,来到客厅。见相爷和父亲在客厅等候自己。萧浞卜见余瑾穿的是自己给定做的那套衣装。发觉她本来就秀丽俊美,天生丽质。再穿上这套华丽衣装更是锦上添花,可称是玉貌芳姿,国色天香。他满面推笑的问:

“衣装是否可体?”

“很合适,多谢相爷良苦用心。”

耶律世义夸耀的说:“相爷见多识广,想的周全。处事滴水不漏。不愧为是宰相爷。”

“过奖,过奖!”萧浞卜言归正题说:“大门外马车已备好了,我们三人去后宫拜见我姐姐齐天皇后。”

门外备二辆棚式马车,耶律世义和相爷坐在前头那辆车,余瑾姑娘由丫环陪同坐在后边这辆。相府距离宫廷二里路,片刻就到了后宫,宫门戒备深严,众人下车,门丁侍卫见宰相爷,带领客人到来,便前边引路,绕过几座庭院。来到东宫。太监回秉齐天皇后:

“南府宰相领客人拜见皇后,”

“请进吧。”

萧浞卜遇事谨慎,怕贸然三人一同进入宫内,有所不雅,少了姐姐的兴,他安排说:

“你父女二人先在帐外等候,我先进去拜见,看我的行事。”

萧浞卜进入宫内,行大礼给皇后请安。

皇后见他一人进来,忙问:“怎么你一人进来。客人呢?”

“在门外等候。”

“客人怎能拒之门外,非礼也,要行先意承志,客为先啊!你身为宰相,不懂汉人礼节。快把客人请进来。”

皇后发火责备弟弟几句,自己要下御椅,亲自出去迎接。被弟弟拦住说:

“我去请!我去请!”

萧浞卜急速来到门外,对父女二人说:“皇后请二位进宫召见。”

父女二人整理一下衣冠,父亲在前,女儿随后步入静心殿,此殿是齐天皇后息居养心自休的宫室,静心殿是齐天皇后接见家人亲属的殿堂。

耶律世义跪爬半步行大礼叩拜高呼:

“庶民耶律世义给皇后请安,皇后安康千岁!。”

“,平身,伦辈份,你是我的长辈。这非是宫廷,不要拘礼,进我的寝宫,宾至如归吗!”皇后用温顺祥和的口气说。

随后余瑾姑娘落落大方,仪态万千的撂起衣襟,飘逸如仙,泰然自若的给皇后行礼问安,幽幽细语说声:

“民女耶律余瑾给皇后请安,祝您安康长寿,鸿福齐天。”

齐天皇后听了姑娘问候心里抒怀韵贴,豁然开朗,因为她就喜欢听这‘齐天’二字。

皇后下令丫鬟说:“搀扶余瑾姑娘落座。”

下人备上茶点果品,皇后让客人喝茶,吃点心,她平易待人,直言不讳的对耶律世义说:

“抛开皇后两个字,浞卜是我弟弟,我们都是亲属,要畅所欲言,我听浞卜介绍过,你是耶律孝忠之子。你父因受前朝奸臣陷害,惨遭迫害,家破人亡,避难流亡,流离失所。过了多年磨难困境的生活,苦了你父女二人了。后来朝廷给您父亲昭雪,叫你接父官职,而被你拒绝。你要完成你的意愿,人各有志,我理解。我很赞扬你的坚忍不拔,刚毅的性格,你是位有骨气的硬汉子。受我敬之。”

耶律世义听到皇后牵挂和夸耀自己,便情不自禁的说:“感谢皇后对我父女的关心与牵挂。”

齐天皇后说:“是的,当今我大辽朝廷奸臣挡道,阻挡皇权。我希望当世有志之士,能出来协助朝廷驱除那些佞臣,永保大辽江山。”

辽自建国以来,始终存在着争夺皇权的斗争。这些斗争实质是奴隶制与封建制、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两种制度和两种文化的较量。在朝廷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后族与皇族争夺皇位的趋势。圣宗幼年称帝,在母亲承天皇太后萧绰垂帘听政,改革前朝奴隶制,变为封建制。模仿大宋朝制,大胆采用汉人当官,学习汉文化。学汉人耕田,发展经济。圣宗独掌皇权时,原配夫人齐天皇后支持改革变政,辽政权得到巩固发展,使辽朝向前发展一步,大辽鼎盛几十年。圣宗后期朝廷形成势不两立的二大派别;一边是以齐天皇后、萧浞卜、萧匹敌为首的改革派。另一边是以钦袁皇后、于其弟北院宰相萧孝先、枢密使萧孝惠,为保守派。这些佞臣为了争夺皇位,发生了一场生死搏斗,这是后话。

萧浞卜深知姐姐在朝廷的处境,想要纳贤一批有才智的汉人,充实自己的权力。齐天后听弟弟萧浞卜讲余瑾姑娘才华超群。倍感兴趣,特意安排会见她。试探一下她的文才。

“余瑾姑娘你经师读过什么学?”皇后两眼漂着这位姑娘俊俏的面孔,微笑的问道。

“我没有上过私塾,幼年母亲教我认字,母亲去世后,父亲教我写字读书。十岁后我舅舅指教我几年学古文,读四书五经。”

“听说你看过许多书籍吗?”

“我家祖传的书我都看过。”

“传说你能一目双行,过目不忘吗?”

“皇后夸奖了,我没有那样神奇。”

余瑾两腮微红,用手捂着前腭嫣然一笑,不好意识的回答。

还是萧浞卜嘴快说:“拿一篇汉字信件叫她试一下。”

皇后吩咐丫环取一张宋国公文,交给余瑾姑娘。余瑾接过字简,上下瞄视几下。竟有三百多字的简文,她竟然一字不错的背诵下来。此刻宫内响起一片鼓掌叫好。皇后眉开眼笑的赞口不绝说:

“果真名不虚传,世上确有能人,是我大辽难得之人才。天助我也。”

皇后又派人请来一位汉师学士,是皇后从十六州选拔出来一位学识渊博的汉官,专教自己和太子学习汉文化的教师爷

这位师爷迈进宫门,他有五十开外,中等身材。头戴青布方斗帽,身穿黑色过膝长衫。菱形青白脸,一双豆荚眼看人恻目斜视。他的眼光阴鸷而森冷,一眼看出他是一位空素自大,刁钻古怪,目空一切的老秀才。他左手拿本书,右臂夹着一把扇子。

师爷叩拜皇后之后,被皇后召见面前。小声对汉师嘱咐几句,然后他郑重的说:

“我把师爷请来,是于余瑾姑娘作诗,对‘对联’,试探一下余瑾姑娘的学识才华。”

余瑾听完皇后的话,立刻站起来,虚心谦卑的说:

“陛下!民女才疏学浅,唐诗宋词我只会读,不慎懂得诗词韵律,何能谈上创作呢?,师爷才高八斗,草民怎能于师爷比试呢?”

父亲耶律世义也为女儿解脱说话:“我女儿没有经师指点,作不出好诗句,叫众人耻笑,我看还是勉了吧!”

皇后笑道:“不会为难姑娘。”她示意师爷说:

“简单一点,试探一下她的学实才能就行了。”

“作副对联吧!二人相互对作。”萧浞卜嘴快,抢先出主意,他知道余瑾有作对联的功底。

此刻那位师爷沾沾自喜,意忘形行,他极其藐视这位十几岁的丫头,视如敝屣。目无余子,他心里想:眼前这位姑娘容貌虽然长的俊俏,但是她内腹岂能有什么文才?只不过读过几本书而已。不值一比。师爷高傲狂妄的说:

“知己知彼而自明,你乃为年幼之,辈为晚也,我不难乎于你,诗词不表,只出对联于你,吾出上联,你对下联。”他含沙射影的说。

师爷自语:“你还敢与我比试。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

余瑾说:“本人才疏学浅,可能对的句不工整,字不严禁,现丑了,请众人谅解。老师请吧!”

余瑾从容的环顾众人,向那位师爷示意。她看得出这位汉师没把自己瞧在眼里,这回叫你认识认识我。

“姑娘你听好,我的上联是:‘任事者必以实学,’请姑娘对下联。

余瑾分析这上联意思是;当官做事写文章必须受过高人指教,读大书,有高才实学,向他一样,有十年寒窗,才能成为秀才举人圣人,这便是实学。对方藐视我腹有虚才,一事无成,哪能从事呢。余瑾思考片刻,马上回首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