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苏联的钢铁洪流(2 / 2)

改革不是风平浪静的,他必然会触及多数人的利益,必然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1946年2月起,原苏联红军/红海军开始统称为苏联武装力量(Вyжылы)。苏联武装力量中的正规军部分(即不算内务部队、边防部队和民防部队)包括陆军(yxпyыВ)、战略火箭军(ыВгчг3чr,缩写В)、国土防空军(ВПв-В3дyш6ы,缩写ПВ)、空军(В-В3дyшылы,缩写ВВ)和海军(В-Фл,缩写ВФ),直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武装力量继承了苏联军队的部分遗产,但实力大大缩水,除战略火箭军之外,俄罗斯的常规武装力量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已失去与美军抗衡的资本。

与对手美国一样,苏联也拥有大量的驻外部队,其中大多数集中在东欧社会主义各国,尤其是在铁幕前线的东德和波兰。1957年之前,苏联军队曾在大连旅顺港拥有驻军。中苏交恶期间,苏联在蒙古的驻军曾给中国北方的国防带来空前的压力。

这个时候的苏联军队是庞大的,可分为四大驻外集群和十六大军区。

四大驻外集群:北方集群(驻波兰)、西方集群(驻东德)、中央集群(驻捷克斯洛伐克)、南方集群(驻匈牙利)。

下边说说各个军区的兵力部署,以及重要装备数量。

首先就是驻扎在波兰的北部集群,总兵力约4.5万,坦克约600辆,飞机约430架。

之后是驻扎在民主德国这个最前线的西部机群,总兵力约34万,坦克约4300辆,飞机约1400架。

向南是驻扎在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中央集群,总兵力约7.3万,坦克约1400辆,飞机约300架。

向东是驻扎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南部集群,总兵力约7万,坦克约950辆,飞机约240架。

综上所述,驻守西欧的兵力共:52.8万人,坦克:7350辆。飞机:2370架。(至于火炮,火箭炮,实在查不到。)

苏联的钢铁洪流确实不是唬人呢,此时的西欧是躲在墙角瑟瑟发抖啊。

再来看亚洲,分别是驻扎在中亚的阿富汗集群,这里是入侵帝国分厂的苏联第39集团军,向东是驻扎在东亚的蒙古集群,也就是苏联的第40集团军,最后是非洲的埃及集群和美洲的古巴集群,都有少量部队驻扎。这就是苏联的对外驻军情况。二战后驻外八个军队集群,其势力范围横跨欧亚大陆的一大半。

苏联国内十六大军区:波罗的海军区、白俄罗斯军区、喀尔巴阡军区、敖德萨军区、基辅军区、列宁格勒军区、莫斯科军区、伏尔加军区、北高加索军区、外高加索军区、乌拉尔军区、中亚军区、突厥斯坦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外贝加尔军区、远东军区。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