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对冯劫说的学校,还是很上心的。
这可是大事。
如果冯劫所说的这个学校,真的能教授这些训贵子弟一些本领,那可就太好了。
冯劫一拱手,然后就开始介绍他所说的学校:“回大王,臣所说的学校,和大秦一般的教授知识方法,完全不同。
为了能够做到术业有专攻,臣会聘请各种名师大家来进行教导。
比如说,教授我大秦律法,可以请法家的名师。
教授统兵作战,可以请兵家名师。
教授政事,则请政事名师。
如此等等。
勋贵子弟,所学内容,不拘于一门。
而是所有的都要学。
这样的话,即使有些地方学有不足,也可以根据最后所学,挑选他们最擅长的进行受爵。
按照臣的估计,不出十年,我大秦勋贵子弟,就能培养出来几百人甚至上千人。
到那个时候,我大秦人才遍地。
即使没有六国人才,我大秦照样能人才辈出。
大秦江山,照样能稳固如山。”
冯劫说的掷地有声。
把那些大秦勋贵都给听愣了。
我滴妈……
冯劫描述的那个场面,想想都觉得激动啊。
如果真的那样,那对他们这些勋贵来说,绝对是天大大的好事。
在大秦,谁家还没有十几二十多个子孙啊。
可是这些子孙里面,成才率太低了。
十个人里面,能有两个有本事就不错了。
主要是大秦的教育资源,太紧张了。
他们勋贵和差钱,可是大秦缺老师啊。
就那么几个牛比的老师。
根本就教不了这么多人。
而且不少东西,即使你有钱,那都学不到。
比如说统兵打仗,这样的学问,从来都是秘不示人的。
基本都是子承父业。
兵法啊。
多少人眼馋?
可是不少勋贵,到现在连兵书长什么样儿都没见过。
如果能学会这个,那绝对是大秦顶尖的人才!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政事、农垦、祭祀、律法、赋税,这些都十分的复杂。
即使到了朝堂,也需要长期的摸索和学习才能精通。
一般人别说学会来,听都能把脑袋给听炸。
如果冯劫所说的这个学校,真的这么厉害,那说什么也要把自己的子孙,给送过去。
可问题是……
冯劫有这个本事吗?
我们大秦勋贵这么多人,能找到的有本事的老师,也就那么几个。
你区区一个少年,又能认识几个能人?
即使你认识,人家也未必来啊。
我们勋贵子弟,可是有不少呢。
粗略的算下来,几千人还是有的。
如此多的子弟,你能找到这么多的老师?
恐怕就是把大秦翻一遍,都没有吧?
冯去疾鼻子都歪了。
冯劫,你这是说什么胡话呢?
“冯劫,你说的好轻巧啊。
说谁不会?
可是你想过没有?
从哪里找那么多老师?
你不要忘了,我整个大秦,像这样的名师,都找不出几个人来。
我大秦勋贵子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你说,怎么教?
总不能一个名师教一群人吧?
我大秦勋贵,无论是能量还是关系,那都深不可测。
可是依然无法寻到足够多的名师。
你冯劫能有办法?
我不信!”
在冯去疾看来,冯劫这完全就是在打嘴炮。
如果真有那么多的名师,那他们勋贵早就出动了。
还用等到现在?
冯劫点点头:“冯相不愧是冯相啊。
说话一下就说到点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