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营业阶段的江干分店,在准备了大半个月后,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考验。
二楼的会客厅里,听完茶介会的客户陆陆续续在经理主管的陪同走下一楼,有参观的,也有在挑选产品的。
前店后场的模式在这片经济发达的地区并不少见,像周围的同行,比如买蜂王浆,以及各种理疗器械的,附近的人大部分都去过。包括李叔和朱姐,因为工作的原因,前段时间还特意假扮客户去考察了一番,因此对于这套模式多少知道一些。
但他们所知毕竟都是表面,当这段时间白轩他们开始大力开发市场时,两个退休老干部还是被震惊到了。
因为他们看见基本上员工每天在外面展业,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再通过各种辅助理疗检测设备,吸引客户进店参观体验的人数大大高于一般的坐店经营。
五六十年代的两个老干部,思想还停留在老一套的管理模式,因此看到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大大的提升了到店里参观的客流。身为行政部经理和店长的退休老干部明显震惊到了,眼看着茶介会一结束,很快就有人办卡消费,然后提着在专卖店选购的物品满载而归,李叔和朱姐一个个喜笑颜开。
“这帮小年轻不得了啊,我以前是看走眼了。”李叔充满感慨的说。
做过老厂长的他以前常有句话挂在嘴边: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说的意思大概就是年轻的人都靠不住,因为没经验。
因此他在以前的管理过程中,往往都要求以老带新,让新人先接受磨练。
再者因为工作岗位的关系,原来在老单位里要想获得提升,没有一定时间的沉淀,根本不可能。
因此,等到他提拔的时候,往往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去看,李叔之前一直认为总公司调来江干这一帮人明显太过年轻,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老头多少有些轻视之意,甚至还感觉公总公司的管理水平不行。
怎么就随便把一帮毛头小伙丢过来呢?
难道公司没人了?
这种质疑的声音,私底下李叔没少跟原来是自己下属的朱姐抱怨。
当时的朱姐也是十分不解。
直到最近试营业,眼看着他们一边招聘一边培训,然后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把流程梳理出来,很快进入正轨,再到今天开始产生成绩,简直堪称高效。
两人不由得不服气了。
“看来我们都老喽……”看着进来的客户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一个个先后办卡,乐呵呵的买单。李叔摇头笑道。有一丝自嘲,更多的是叹服。
长江后浪推前浪,时代的变革往往意味着方法的创新。不得不说,白轩这帮年轻人,让李叔看到了不一样的方式。
曾经身居高位的他自然有容人的气度,想通了这一点,还觉得有些欣慰。当初对白轩刚来的时候就指挥这指挥那的安排工作还心有不顺的他现在郁闷之情一扫而光。
“看来咱俩以后好好配合他就是了。”
看清一个人的能力之后,老人家很快达成共识,两人正说着,见前面的店员有些忙不过来,赶紧出去帮忙。
从店里现场的情况来看,江干店第一场茶介会还是蛮成功的,首先是充足的客户量,其次,身为保协的钱总在讲课方面无论是临场控制,还是专业知识都算经验丰富,发挥出色。
美中不足的是,这家伙每次出场都要收钱,对于江干店每个月只有几千块钱的经费来说,白轩感觉实在有点伤不起。
本身员工颁发的奖励就要给钱,另外还要搞一些活动之类的都需要支出,而且新店刚成立,正是要花钱的时候,对于已经处于财政亏损状态的江干店来说,这一笔开支上来就更是入不敷出了。
白轩想想脑袋都疼。
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自己跟夏彤没有了间隙,这对自己往后的工作无疑是最大的助力。
在办公室里审核客户,如沐春风的白轩状态相当不错,基本上那些原来还有些犹豫的客户,最后跟经理的配合之下,都能把握住。
整个茶话会一直忙碌到中午才结束,盘旋前后大概接近了七八批客户,事后统计,办卡的有6个,其中5个已交钱,剩下一个因为有事,先交了定金,要下午才能过来办理。算算,成功的几率将近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