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儿,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朱元璋见状,眉头轻皱,眼中满是不解,连忙起身想要扶起朱标。
朱标却执拗地跪在原地,不肯起身,仰头望向朱元璋,眼中满是恳切:“父皇,您雄才大略,自起义以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一手缔造大明江山。
这天下,是您披荆斩棘打下来的,唯有您坐镇朝堂,方能震慑四方。”
“如今北方鞑子虽未彻底平定,但儿臣深知,凭父皇的谋略与胆识,定能将其一举荡平。儿臣虽有治国之志,却无父皇那般丰富的阅历与超凡的智慧。”
朱标言辞恳切,声泪俱下,“儿臣愿在父皇身边,悉心学习,为父皇分忧解难。待日后时机成熟,再担此重任也不迟。
恳请父皇收回成命,继续统领大明,让我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朱元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缓缓起身,踱步到朱标面前。
他伸出手,那双手虽历经岁月与权谋的洗礼,骨节粗大且布满老茧,此刻却带着无尽的慈爱,轻轻扶起跪地的朱标,语重心长地开口:“标儿,我和你母后都垂垂老矣,这一辈子都在为江山社稷奔波,如今就盼着能像寻常百姓家的老人一样,逗逗孙儿,享享天伦之乐。”
他的声音因为年迈而微微沙哑,眼中满是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朱标被扶起后,身子依旧微微颤抖,低垂着头。“父皇,儿臣实在是不敢当。”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儿臣自认为才疏学浅,与父皇的雄才大略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治理天下,儿臣尚有许多要学习之处。”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目光炯炯地看着他:“标儿,你可别妄自菲薄。这么多年,你跟着我处理政务,心怀苍生,宽厚待人,朝中大臣哪个不夸赞你?你的才能和品行,足以担起这天下。”
说到这儿,朱元璋微微顿了顿,神色变得有些凝重,语气里多了几分沧桑与忧虑:“再说了,难道你要一直做太子?
古往今来,多少因为皇位继承不明闹出的悲剧。我可不想看到你像唐太宗的儿子们一样,为了皇位手足相残,发生一场玄武门之变。”
朱标听闻,“扑通”一声又跪了下去,额头紧贴地面,声音颤抖得厉害:“父皇,儿臣惶恐!儿臣对皇位绝无半点非分之想,更不会做出手足相残之事。
儿臣对父皇和兄弟们,一片赤诚之心,日月可鉴。”他的身子伏得极低,后背微微耸动,显示出内心的极度不安。
朱元璋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再次弯腰扶起朱标:“起来吧,我信你。只是这皇位传承之事,不可再拖,你也该做好准备了。”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