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海上(1 / 2)

朱樉闻言,转头看了李景隆一眼,眼神中透着一丝威严:“你是不是忘了,北边的鞑子还在虎视眈眈。

此次出征倭国,不可久拖。咱们必须速战速决,以最快的速度横推过去,解决倭国之事,也好腾出手来应对北边的威胁。”

李景隆心中一凛,连忙拱手道:“末将失察,殿下英明。只是末将以为,倭国兵微将寡,且军备落后,我军如此大动干戈,会不会有些小题大做?”

朱樉冷笑一声,目光深邃:“倭国虽小,但其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此次他们竟敢算计我大明,若不给予重创,日后必成大患。

况且,我大明出兵,不仅要征服其土地,更要震慑周边诸国,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威严不可侵犯。”

李景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对朱樉的谋略又多了几分敬佩:“殿下所言极是,末将定当全力以赴,协助殿下完成此次出征大业。”

朱樉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好,有你相助,我便放心了。此次出征,你我二人务必紧密配合,不可有丝毫懈怠。等拿下倭国,我定会为你请功。”

李景隆再次拱手,神色坚定:“末将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出征前几日,应天府内风云涌动,皇宫之中更是热闹非凡。徐达等一众开国功臣,平日里威风凛凛、叱咤沙场,此时却心急火燎地聚在一起,匆匆忙忙地往皇宫赶去。

他们一路行色匆匆,进了宫门,直奔朱元璋的御书房。

侍卫们见是这些功勋卓著的老臣,也不敢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鱼贯而入。

朱元璋正埋头批阅奏折,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抬头一看,见徐达等人满脸焦急地闯了进来,不禁眉头一皱,有些不悦地说道:“你们几个,如此慌张,成何体统?到底所为何事?”

徐达上前一步,抱拳行礼,脸上带着几分尴尬与急切:“陛下,臣等今日前来,是为了自家那些不成器的小崽子。

听闻此次秦王殿下要出征倭国,臣等想着,能不能让他们跟着殿下一同出征,不求能立多大的功劳,只求能在战场上历练历练,混口汤喝就行。”

李文忠也赶紧附和道:“陛下,咱们这些孩子,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没经历过什么风浪。

这次若能跟着秦王殿下上战场,也算是个难得的机会,说不定能让他们收收性子,将来为大明效力。”

其他功臣们也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起来。

朱元璋听着他们的话,心中有些无奈,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色:“你们这些人,就知道为自家孩子打算。倭国战场,凶险万分,万一出了什么事,你们可曾想过后果?”

徐达等人听了,纷纷跪在地上,齐声说道:“陛下,我们都想过了。正因为战场凶险,才更要让他们去历练。

若能在战场上活下来,那便是他们的造化;若不幸战死,也算是为大明尽了一份力。还望陛下恩准!”

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心中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些老臣们的心思,也明白他们是想让自家孩子有个出息。

沉吟片刻后,他摆了摆手,有些无奈地说道:“罢了罢了,既然你们都这么坚持,朕就同意了。

但丑话说在前头,战场上刀剑无眼,生死有命,若是出了什么事,可别来找朕哭鼻子。”

徐达等人听了,脸上露出喜色,连忙磕头谢恩:“谢陛下隆恩!臣等定当告诫自家孩子,让他们听从秦王殿下的指挥,奋勇杀敌,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就这样,在朱元璋的同意下,一众功臣家的子弟们得以跟随朱樉出征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