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皇二子的下落(1 / 2)

皇二子死去当天的黑夜,储秀宫后殿丽景轩内,懿贵妃端坐在一把太师椅上,正和一名站在她面前的年轻太医谈话,只听懿贵妃问道:“你确定二阿哥已经不治而死了?”那太医小心翼翼的答道:“奴才确定,当时是奴才亲手给二阿哥验的尸,心跳、呼吸都没有了,肯定是死了。”懿贵妃这才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道:“老天保佑、老天保佑,此事可千万不要出什么岔子。”懿贵妃心情平静下来,见站在一边的那个年轻太医还在等待她的下一步指示,便说道:“行了,这事儿就到这儿,记住,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你也从来没有来过储秀宫,明白吗?”那年轻太医慌忙弯身施礼跪安:“奴才明白,奴才告退……”说着便稍稍起身向门口退出。

懿贵妃从桌上拿起一包沉甸甸的布包递给那年轻的太医:“喏,这是你应得的,嘴巴放严实点儿!”那年轻太医接过银子,趁着漆黑的夜色自储秀宫后门匆忙离去。

次日,三月二十一日清晨,咸福宫内,玫嫔、内务府护军营参领阿尔克、王太医、王嬷嬷四人正在低声说着什么,玫嫔满脸愁容,淡淡的说道:“阿尔克、王太医,二阿哥……已经安葬好了?”那被称为阿尔克的是一名20来岁的青年军官,正是玫嫔的弟弟,玫嫔的父亲原是正黄旗旗鼓佐领,阿尔克从16岁起便跟随父亲在宫内当差,父亲几年前已经告老还乡,阿尔克恪尽职守,最近刚被提为参领,此次护送二阿哥遗体出宫的正是阿尔克。

阿尔克脸上闪过一丝惊慌,说道:“这个……有件事我和王太医私自作主了,希望你不要怪罪,我们……也是看能不能最后还有一丝转机……”玫嫔一急:“什么事?是关于二阿哥吗?你们把他怎么了?”阿尔克说道:“虽然二阿哥已无脉相,但王太医说他的一个师哥懂得治疗麻疹的偏方,有好几次都把将死的孩子治了过来,商量之下,我们便想……看能不能死马当做活马医,干脆让王太医的师哥再看上一眼,若实在不行的话再葬二阿哥也不迟,万一王太医的师哥能将二阿哥的病治好,那不是死而复生、因祸得福吗?我私自做了主,怕你接受不了……”玫嫔也是一惊,但想到阿尔克也是为自己好,便无奈了点了点头:“希望苍天有眼吧,二阿哥已被那狠毒的女子害了一次,恐怕就算能治好再回宫也难保平安,倒不如……如果能治好的话就把他托到宫外找个好心的人家抚养吧,我宁愿他在外平安过一辈子,也不想他再回宫过着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了,万一治不好的话,你一定要将二阿哥的遗体妥善安排好了……”玫嫔心里茫然得很,也不知道这事到底有没有谱,心里不免又是一阵感伤。

“姐姐放心,我已经将二阿哥安全送到城西的骆老头儿那里了,若骆老头儿能将二阿哥救过来,我便会将他送到个可靠的人手里抚养。”王太医也说道:“玫嫔放心,这骆老头儿是我当年学医时的师哥,现在在城西开了家药铺,他原籍是福建人,懂得治疗麻疹的偏方,这麻疹本也不是什么难治之症,只是有人给二阿哥下错了药才出了差错,天可怜见,老天也不会看着二阿哥小小年纪就入世轮回的,说不准二阿哥到了我师哥那里真会有转机。”玫嫔叹了口气:“二阿哥若能躲过此劫死而复生,也算是我这辈子积了德了。”阿尔克说道:“倘若二阿哥真的活过来的话……姐姐真的不打算将真实情况告诉皇上、让二阿哥再次入宫吗?这样的话他便失去了夺取王位的机会,这是不是有些可惜呢?”“我并不指望我的二阿哥一定要当上皇帝,我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一生就好了,再说以懿贵妃的性子,你以为她会给二阿哥机会吗?就算这次二阿哥侥幸躲过,那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呢?”阿尔克眉头紧皱:“看来生在帝王家也并非好事,真是可惜了二阿哥……”玫嫔又想起了什么,问道:“阿尔克,你刚才说如何二阿哥能治好的话,我们在哪里找个可靠的人抚养呢?”阿尔克说道:“这个我现在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人你应该知道,就是我那位现在在河北文安朱家坞开武馆的师傅董海川,我入宫前一直跟随师傅习武,深知他的秉性,他是一个德高望重、疾恶如仇、又十分义气的人,我是他徒弟,多年前他曾在京城肃王府当差,那个时候他跟父亲有过来往,跟父亲也算得上是老朋友了,我要是求他,他一定会答应我这个请求的,我们把二阿哥放在河北文安,那里地处偏僻、山高皇帝远,宫里的眼线不容易跟过去,二阿哥在那里成长会比较安全。”玫嫔点了点头:“希望二阿哥吉人自有天相,能活过来,也不知我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到他……”王嬷嬷在一边插嘴道:“主子先别急,先耐心等二阿哥康复吧,到时候您再想见面的事也不迟。”听几个人如果安慰,玫嫔方才渐渐止住悲痛,只盼着二阿哥能死而复生了。

果然,苍天有眼,十天后阿尔克收到南城传来的消息,说那骆老头不知用了什么偏方,竟然将二阿哥救过来了,现在已经基本康复了,过几天就送到河北文安朱家坞,当阿尔克把这个消息告诉玫嫔时,玫嫔激动得泪流满面,连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人有好报!这便掐着指头算日子,算计着哪天抽空出宫去看二阿哥。

五月初一,天气渐热,这天一大早,玫嫔便向咸丰告假,说是要出宫回娘家探亲,咸丰知道二阿哥夭折后玫嫔一直闷闷不乐,当下便应允了,还嘱咐她好好散散心,这次出行咸丰还让阿尔克骑马护送,玫嫔、王嬷嬷坐马车,三人一道出了城便直奔河北文安,玫嫔思子心切,不断的催促车夫快马加鞭,终于在傍晚时分赶到了位于河北文安朱家坞。

董海川自幼好武,云游四方。投名师,访高友,学习了多种拳术,取其精华,整理了一套较完整的拳术套路练法——八卦掌。他所创立的八卦掌武馆在当地乃至全国都闻名遐尔,四十岁前曾在京城肃王府当过几年差,之后便回到故里创办了董海川武馆专心教徒,这年算来也是六十来岁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