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各有所长(1 / 2)

沈桑榆从镇上找了好几个有各自特产长的师傅,都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在镇上比较有名。

有木匠、石匠、铁匠,沈桑榆不要脸地求着人家,每个工匠师傅一个月五十两。那些师傅都统一要求,到时候那些人学会之后还要和他们去工作一年才可以没有工资。

沈桑榆问过他们之后,便和所有的工匠师傅允下这件事情。

她还像死皮膏药一样缠着李大夫,求李大夫去看看有没有哪个适合学医。

美名其曰地说:想有人帮她赚钱。

李大夫哭笑不得,苦口婆心地和沈桑榆说:学医是为了救命治病,赚钱是另外。

但是不管咋说,还是被沈桑榆拉去“做苦力”去了。

沈桑榆觉得学医最值钱,认得出草药,挖草药能赚钱,看病也能赚钱。

所以先请李大夫带着他们十几个人学认草药,看看哪个天赋好。

最后发现刘欢颜的天赋最佳,连李大夫都对她的天赋感兴趣。

也有几个天赋不错的,李大夫也一并收了。

不过李大夫想要的是三七,沈桑榆答应,如果他把所学教了他们,她可以提供五百斤的三七,五根人参。

李大夫立马同意了,屁颠屁颠的催着沈桑榆快点去,就怕沈桑榆后悔。

后面就是木匠、铁匠、石匠的选择。

木匠:在那个塑料制品、铁制品都很少的年代,木匠就显得很重要。

家里的桌子、凳子、床、衣柜、架子什么的都要木匠来做特别是建房子。

铁匠:锅碗瓢盆、村里农民犁地用的工具

石匠:主要和石头打交道,像铺路、修桥这些,有些石匠会刻墓碑。

根据每个人的喜欢,沈桑榆让他们去学了相应的技长,如果后面实在不适合再换另一个,不过大多人选了之后就坚持下去了。

沈桑榆也发现刘伟浩各方面都很强,可以她打算留下来当做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