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延州投递叛国的那些人,他们,最少还有着大夜子民的骄傲!他们,最少还宁死不愿屈辱为奴。
跟随在百里连山身后的虎贲,早已经见惯了沙场的冷漠,面无表情的跟随在将军的身后,缓慢行军。可那些来至西南的武林侠客,却从未见过这种沙场沉浮,人世离合。看到老幼妇孺,他们心生怜悯,看到逃兵败将,他们怒目而视。
百里连山带着虎贲穿荒野山道,无声的行走在饥民和败兵,渴望和恐惧的目光中。
虎贲前行,秩序井然,军容威严,神情肃穆。他们和连州百姓的逃难方向恰好相反,他们直直向西北而去。所到之处,麻木的人们都用渴求的目光,希冀的眼神,看着,看着他们的军队;看着他们鼓鼓的军粮袋。
“给你……”栾红菱心中不忍,在骑马路过一个牵着孩子的妇人面前,解下了背后的口粮。
那妇人用感激的目光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将手中的食物,递到孩子的面前。嚎啕大哭,声音嘶哑的孩童停止了哭泣,坐在地上,用满是污垢的小手,抓着食物,大口,大口的吃着。周围,所有人,都用贪婪的目光看着那个孩子,看着他香甜的吃食。喉咙鼓动,咽着吐液。
一干武林侠客,再也忍受不住内心的煎熬,纷纷解下自己的粮袋,撒向饥饿的难民。
形势突变,数百饥民纷涌而动,你争我夺,抢着那为数不多的吃食。
管它能让自己支撑几天,至少,吃下一口,就能多活一天。
百里连山默默的纵马来到栾红菱的身边,对用恳求的目光看着自己的栾红菱,无声的摇了摇头。
“真的不能帮助他们吗?”栾红菱痛苦的看着正在地上争夺干粮的难民。她热切的双眼湿润,希冀的看着百里连山。她知道,刚刚他们才袭击了一股月国小队,还有着数天的存粮。只要百里连山下令,就能分出一部分粮食。
百里连山轻声叹息:“月胡还在,他们是被青壮遗弃的老幼。在这荒山之中躲避求生。就算把我们全部的军粮都留给他们,只要月胡一天不除,他们又能撑下去多久?”
“我们的任务是扰乱后方,逼迫边州城下的月国铁骑回防。而是不——可怜他们!”百里连山的声音冷酷,无情。
栾红菱俏眼含泪,她懂,她知道:这次行军,深入地方腹地。他们没有后勤补给,他们只有三天口粮。在抵达赫连关前,他们只能靠劫掠小股的月国游骑,来补充口粮。若是没有吃食,大军就没有体力战斗。没有体力,不能战斗,就意味着——全部要死在那个地方。
她懂,可她不忍啊!
众多武林人士面色复杂——尴尬,激动,义愤,痛苦,怜悯。
他们刚刚将自己的口粮全部丢给了灾民,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只能分食虎贲的干粮。行完自己的善举,吃食他人的食物,这让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看着栾红菱痛苦的眼神,百里连山始终不忍,咬牙叫道:“分给他们一天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