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连山苦笑一声,击杀安伯易的凶手哪里会是西南武林中人。那个凶手,不正是他自己吗?
在百里连山看来,安伯易该杀。不只是因为安伯易从他将军府假山下救出一人,最重要的原因是,安伯易的背后,好像还有着一个能危及大夜朝的势力。
在他上朝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两套说辞。
第一套,已经说了。是在陈公公没有向赫连昊告发他的前提下,推说是西南武林中人所为,让他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带领兵丁,前去西南。
第二套,那是最坏的打算。一旦陈公公向赫连昊说出安伯易真正的死因,他坦率承认是自己击杀了安伯易。然后据理力争,前往西南。
现在看来,想必是陈公公看出了安伯易的家眷死亡的时间,瞅出了整件事的端倪,还未向赫连昊说出真正的凶手。
这会,赫连昊问起,百里连山将早已经准备好的说辞拿出。
“陛下,实不相瞒,早在月前,臣就收到消息。江湖盛传,前任武林盟主司徒龙腾传人再现江湖,将在霍州举办武林大会。”
“臣又听说,东北八州武林中人也有不少赶往西南,约定共襄盛举。”
“陛下你也知道,这些武林中人所图何物。他们想要再现当年的乱世之局,必先搅动朝纲,让我等无暇顾及,以便趁乱而起。”
“所以,臣认为,丞相之死,是武林中人传出的一个信号。一旦我们自乱阵脚,就是他们起事之时。”
百里连山滔滔不绝,分析的有条不紊。龙椅上,赫连昊也不是傻子,反问道:“他们凭什么认为,一旦朕知晓丞相身死和他们有关,不会一怒之下,派兵围剿,将他们尽数诛杀?”
“因为陛下出师无名!”
百里连山双手一摊:“丞相死了,我们没有证据是他们做的。现在陛下对下免税去赋,百姓感恩戴德;对内,裁军换将,举国欢庆。试问当今天下黎民,谁不称颂陛下是个好皇帝?”
“一旦陛下在没有证据之前,调遣大军围杀武林中人,切不说不能服众。一旦打蛇不死,定反遭毒口。那些逃过一劫的武林人士,肯定疯狂报复。这,不是陛下想要的。”
“那以亲王所见,此事如何处理?”龙椅上,赫连昊被百里连山说中心事,无奈的以手抚头。
百里连山所说之事,又何尝不是他心中的顾虑呢?
他初登大宝,为了巩固帝位,也为了卸下百里连山手中军权。所颁布的每一道圣意,在天下万民看来,都是一个有德之主。若真是一怒之下调兵遣将,围剿武林人士,激起民变不说,就是那些游侠儿的刺杀,也够他头大的。
毕竟,他可没有百里连山那旷世武功来保护自己。
做了几个月的皇帝,习惯了众星捧月,万人敬仰的荣光。赫连昊也成长了。他慢慢的明白了帝王之道,如何取舍。
若是放在以往,这件事,就算真是武林中人所为,他也不会去问百里连山的意见。
为什么?
因为一旦问了,就是给了百里连山获取兵权的机会,这和他的心愿相驳。
可现在,他明白,适当的给予百里连山一定权力,也是自己高枕无忧的保障。
他知道,只要百里连山在那里挡着,那些武林人士的仇恨目标就不是他,而是百里连山。
用小小的军权,换取自身安危,这是一个不错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