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潘向荣打理好包袱,亲了亲沈云舒的额头,
“媳妇,我这就走了,你在睡一会,这次不外出,估摸七八天就能回来,到时候给你带好东西。”
“唔~,好,那你慢点,我明天就去县城上课了,你要是想我了,中午咱们能在县城见呢!”
“哎呦瞧我,怎么把这个事情给忘了,你放心,等明天中午我去接你,咱们去国营饭店吃饭去。”潘向荣有点调笑的看着沈云舒,手也在她的脸颊上摩挲着,
“好,去吧,明天中午我在学校的门口等着你。”说着拍了拍脸上潘向荣的手。
再次醒来已经八点多了,潘向华已经送了建军去上学,知年也已经吃过了早饭在院子里画圈圈了,
就是家里的脏衣服也都被朱琴洗干净了,
沈云舒起来以后站在堂屋的门口揉着眼睛,和煦的阳光温柔的洒在她的身上,院子里玩耍的孩子看到她,微笑着朝她奔过来,这样暖心的画面让她整个人都觉得舒心。
“在玩什么呢?”
“妈妈,地上有个洞,我戳戳多深。”
沈云舒:“......那你继续玩,妈妈先去洗脸吃饭了。”
“嗯!”知年重重的点点头,然后又跑回了那个插着树枝的小洞。
吃完饭以后,把吉祥托付给沈云舒,她则是去了宅基地哪里,他们的土坯房建的很快,这些天就已经盖了有一人高了,
同时也听从了沈云舒的建议,多盖了两间房子,潘向荣回家以后还帮着他们找了关系,弄到了一批青瓦片,这样住起来也比茅草的顶安全了许多。
吉祥现在两个多月,还是个只知道吃睡的娃娃,醒着的时候也只是好奇的到处看,带起来省事的很,
朱琴和潘向华知道她会榨油以后也是惊奇的很,沈云舒榨油的时候也没有吝啬,让潘向华和朱琴跟着一起做,有点事情让他们学会,要是油坊的效益比较好,到时候可以让他们进去帮忙,这样他们家能好过一些,
比之前她随意给朱琴找的做十字绣要好上许多。
下傍晚的时候,沈云舒带着知年,手里提着一个小油壶,一起去了刘婆家,
刚到门口就听着里头的哭声,
“你说我咋这么命苦,好好的儿子娶了这么个夜叉,她厉害不厉害的,我不管,想咋管教孩子我也不管,但是二丫,她多好的丫头,咋就不能上学了,老姊妹,我心里真是疼啊!”二丫的奶奶有琴婶子哭天抹泪的朝着刘婆倾述,
刘婆把手里端着的碗递了过去,
“快别哭了,喝点水,哎,要我说,妹子,你干啥和你儿媳妇斗气啊,你都多大年纪了,这儿孙自有儿孙福,二丫娘不让她上学,那就不上了,女娃子识字了就成了,你干啥非得让她上学呢?”刘婆有点不认同,她也没上过学,她带着的许明和许春妮两个孩子就没有上学,不是照样把日子过起来了。
有琴婶子听着刘婆的话眼睛一瞪,都忘了哭了,
“老姊妹这话怎么说的,女娃子咋了,女娃子也得上学识字,你看看满村子那个丫头有我家二丫聪明,其他几个孙女没上成学,就是因为老头子不让,要不是老头子没了,我家二丫也捞不着,我年轻的时候见着一个大姐,她虽说是落魄了,但是通身的气派还在,人家说话也不一样,这就是文化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琴婶子见过以前老地主家的闺女,是个善心人,还教过她识字,只是后来动荡,她在也没有见过那个善心的姑娘。
还好后来她长大遇着了一个下放的人,也教了她识字,虽然她笨,学的不好,但是她知道,识字的就是比不识字的人好,
家里的男娃子上过几年学,女娃子却是懂事起就开始干活,她瞧着心里憋屈,
要不是老头子压着,她就是把家底掏空了也得让家里的女娃子都识字。
刘婆不知道怎么劝有琴婶子,她瞧着有琴婶子心里其实很羡慕,四个儿子个个都是重劳力,回回拿的工分都是满的,两个闺女嫁的也好,而且个个都很孝顺,要不是为着二丫上学的事情,
他们家里是绝对不会出现婆媳打架这个事情的,日子过的这么舒坦,也不知道有琴婶子干啥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