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您言重了。”
……
“皇上,您可回来了!”一个大臣对宋淮安焦急地说道。
“目前前线是什么情况,你且细细说来。”宋淮安示意他稍安勿躁,拧着眉头道。
“是。”大臣道,“周朝已经取得两座城池,由于朝中及时派兵,暂且让其进程慢了下来。”
宋淮安微微点头,眉头依旧紧皱,大臣在说的同时,他的脑海里便不停的运转,思考着解决方法。
“周朝来势汹汹显然是早有预谋,他们不仅取下了我朝的城池,还暗中派人给东朝传去消息。”大臣皱眉道,“因此,我朝如今陷入了两方夹击的窘境。”
宋淮安听此消息,手不由紧紧地握紧,他的眼眸微微眯起。
林骁,我真后悔没有抓住机会将你亲手杀了!
没想到我前脚才从东朝离开,你就迫不及待跟周朝一起进攻越朝。难不成,这周朝攻击越朝,也是由你怂恿?
“周朝的军队有多少人马?东朝呢?”宋淮安深呼吸口气,沉声问道。
大臣显然早就调查过这方面的消息,他想也不想答道:“据探子来报,周朝除了保护京城的人马以外,共计一百万人马蓄势以待。”
宋淮安微微皱眉,这周朝明显是倾巢出动,显然是一心想要让越朝分崩离析。
“东朝出来的人马稍微少一些,大约七十万人马。”
“皇上,我越朝的人马除去京城的禁卫军,拢共也只有一百二十万。若是东朝和越朝两方一起强攻,我朝军马恐不能抵挡!”
这时候,宋淮安也意识到了如今情况的严峻性,怪不得用鹰隼急急让他回来拿主意。
他深呼吸一口气,微眯着双眼,严肃地说道:“如今是越朝生死存亡之际。就算我们的人数少一些,也不能在主场怯懦!”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朕相信这一次的战役,越朝也能够在以少胜多的战役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臣大气不敢出一口,静静地让宋淮安说着。
这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自然不能以人数就论胜负,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计谋。
正如宋淮安所说,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他们何尝不能成为其中一个?
前几年,林骁尚能凭借少数人马从周朝手里抢走余国,如今面对生死存亡的越朝,又如何不能成功?
就算他们所有人咬着牙,为了家国硬撑过去,相信也能够为越朝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李爱卿,让在京城内的所有将士立刻来此,朕要亲自与众将士讨论如何行兵布阵!”
“是。”大臣微微低头施礼。
如今宋淮安回来了,他顿时感到松了一口气。之前宋淮安不在京城时,将士们意见各异,各不退让。
如今主心骨回来了,将士们也定然不敢多说什么!就算面对东周两朝的夹击,相信越朝也能够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