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乡村收获(1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039 字 7个月前

“金大叔!您这套茶具可真不错。只是这么用有点儿可惜了。”自从进屋就没有说话的秋霁白,认真地对金泉说道。

“可惜?没啥可惜的,都是家里用了多少年的东西了。诶!要是你们嫌这杯子脏了,嗯……我这儿还有一次性的那种纸杯。春兰啊!你把……”说着,金泉就大声地和自己老婆说,要她去拿纸杯。

“金大叔!您误会了。”秋霁白赶紧起身,想金泉夫妇解释道:“我说这套茶具这么用可惜了,是因为这物件儿是宝贝,一壶六杯一套的东西在世面儿上已经不多见了。”

“宝贝?”听了秋霁白的话,金泉低头看了看手中那只绘有兰花图案的铃铛杯子。还轻轻地用拇指擦拭了一下杯口流下来的水渍。人就是这样,自己不知道,没人告诉你的时候,再好的东西也不当回事儿,可有人告诉你了,知道这是件儿宝贝了,那心里对物件儿的认知立马就改变了,就好像手里正握着一颗珍珠、钻石一般。

“这不就是普通喝茶的杯子吗?怎么就是宝贝了。”金泉疑惑地问道。

这时候,顾惜安也看清楚了这套茶具的价值,点头说道:“这确实是一套宝贝呀!金大叔!要是一个不小心摔碎一只杯子,那就是大几千、小一万的损失啊!”

一听顾惜安这么说,金泉赶紧把手里的杯子轻轻地放回到桌子上。眼睛看向了秋霁白和顾惜安,想让他们告诉自己这壶、这杯子是怎么回事儿,但他内心最想知道的还是能值多少钱。

同时,李碧瑶也用期待的眼神看向秋霁白。

“这是一套带"江西瓷业公司"底款的茶具。”没用秋霁白说话,顾惜安先介绍起来了:“东西是晚清民国时候烧的,也一百多年的时间了,能整套保存下来,也是十分难得了。”

金泉赶紧把杯子里的茶喝掉,反过来看了看杯底圈足上“江西瓷业公司”六字青花底款。

“还真是啊!这套杯子我们用了有小三十年了吧,我怎么就没看到这下面有字呢?”金泉疑惑地说道。其实,他那里是没看到啊,应该说是没注意到。

秋霁白一笑,接过话题说道:“要说"江西瓷业公司"可能是不太有名气,但要说它的前身,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景德镇皇家御窑厂啊!”

历史上,大清瓷业曾在清中、晚期遭到重创。清景德镇皇家御器厂,一度毁于太平军的战火之中。“太平天国运动”平息后,清同治、光绪年间,政局出现三十年的稳定期,这时,清景德镇皇家御器厂得于重建。中国瓷业在大清重臣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运动”推动下,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各国瓷业与中国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在这一时期乘中国内乱,得到长足进展。特别是他们工业化运动后,当他们用机器代替手工时,陶瓷产业发展速度更快,并呈后来居上之势。

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一九零二年,景德镇瓷业公司正式成立。光绪三十三年,一九零七年,“景德镇瓷业公司”改立“江西瓷业公司”,并于次年一九零八年正式投产。

讲述完江西瓷业公司的前期发展后,秋霁白接着说道:“所以说,江西瓷业公司前期生产的瓷器,其工艺水平、艺术水平,以及精细程度,相当于晚清光绪本朝官窑瓷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