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世之宝(1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091 字 7个月前

秋霁白和顾惜安形成统一鉴定结论后,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赵新利老两口子。

“赵爷爷!这件瓶子可以说是一件博物馆级收藏的东西了。不但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还有着高到可以让绝大多数人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经济价值。”秋霁白直白地说道:“说明白点儿,就是很值钱,这个价值很可能是您二老想象不到的。”

听秋霁白这么一说,不由地相互对视了一眼,眼中有一丝的疑惑,更有的是那种超乎他们想象的惊喜。

“小秋啊!你能告诉我们,这个瓶子值多少钱吗?”赵新利试探地问道。

“这个不太好说。”顾惜安接过话题说道。古董文玩市场走向这方面,秋霁白是不如顾惜安,毕竟他组织过多场的正规拍卖活动。而类似这只张公巷窑的瓷器,多少年来,在拍卖市场上也没有出现过,市场价格还真不好定。

顾惜安拧眉毛想了一下,接着说道:“我记得张公巷窑的瓷器,在十几年前有过一次拍卖。那是一只深腹碗,拍了大概有两个亿。当然了,那只碗是北宋张公巷窑烧造的汝窑完整器,相当于是宋代的官窑器。而这只折肩瓶不是宋官窑,是金代烧造的,而且口沿处也有一点儿磕碰。按照现在市场价格判断,我觉得这只瓶子市场价格在两千万左右比较合理。”

“多……多少钱?”赵新利没有出声,先把纪成个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两千万!我这也是比较保守的估价,如果要是上大公司拍卖会的话,价格可能会翻两到三倍。”顾惜安详细地解释了一下。

“我的天哪!四千万,别说一辈子了,就是两辈子也花不完啊!”纪成痴痴呆呆地说道,那样子就跟没见过什么世面一样。

“小伙子!你没蒙我们吧?”赵新利接口问道。

一笑,摇了摇头,顾惜安接着说道:“赵爷爷!我怎么敢蒙您呢。刚才霁白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嘛。按照文献接在,这张公巷窑就是文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的北宋官窑。同时,也不排除张公巷窑是金代或元代仿汝的可能性。张公巷窑烧制的产品制作讲究,质量上乘,显然不是一般的民间用瓷,它的性质是官窑。”

“按照这个说法,张公巷窑的瓷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就是北宋、南宋张公巷窑,这个时期烧造出来的瓷器在考古研究界,就统一被认定为宋代官窑瓷了。而到了辽代、金代,或者是后来的元代,那就相当于是仿造宋代汝窑瓷了。虽然品质上不差什么,甚至是更高,但这个时候的张公巷窑在考古界里就不算是官窑瓷了。所以,价格上就要打一定的折扣。”秋霁白用尽量直白的话,跟赵新利老两口子解释了一遍。

“那你的意思是这只瓶子是金代的?”赵新利问道。

“我和惜安是这么认为的。对最终的鉴定结论,还是要请行业内的专家再鉴定论证。”秋霁白进一步解释道:“当然了,这也是要在您二老同意的前提下才可以。如果您二老不愿意把这件东西公布与众,那我们保证对外绝对不会泄露任何的口风。这是我们行业内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