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只明青花福禄寿三星画片的大盘。直径有小四十公分,这个尺寸已经算是大型器物了。而这只大盘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做工、画工略显粗糙。
所谓的粗大明、粗大明,就是说明代的器物普遍比较粗糙。这也和明代比较特殊的政治环境有关,从明宣宗朱瞻基当政开始,宦官(就是太监)开始逐步干预朝政,其结果不单单是导致朝政混乱,国力日渐衰败,同时,也辐射到了明代的艺术品上。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就导致明代出品的各类器物都比较粗糙。
不过,这也形成了明代器物古拙、淳朴的神韵。秋霁白带来的这只盘子就有这么点儿意思。
“这只盘子不错啊!很像是明代官造的。”纪成的眼力也还是不错的。
点点头,秋霁白说道:“这只盘子我到手以后,也没请人鉴定过。不过,以我的经验看,应该是明代官造的东西。”
“嗯!不错。放到市场上,没三十万下不来。”纪成说道。
“纪老板!那就还得辛苦你,把我带来这只盘子的消息再透给范荣图。另外,可以再巧妙点儿,就说这只盘子原主儿没看明白,当民窑出了。还有,手里还有两件儿清代官造的玉器,这次准备一起出。”
“兄弟!你这是要干什么啊?”纪成不明白地问道。
“范荣图是个老狐狸,不放出点儿有诱惑力的饵,他肯出让那件翡翠凤凰吗?”秋霁白淡然地说道。
恍然一笑,纪成似乎明白了秋霁白的意图。点点头后,纪成又把椅子向秋霁白跟前拉了拉,低声问道:“兄弟!有句话我一直想问你,上次在泉州我都看出来了,那就是潘三和胡伟东合着伙要坑你一道。两件东西我是看不出什么毛病,可我就是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太对劲儿。你不会是上当了吧?”
淡淡一笑,秋霁白说道:“我知道他们是合伙演戏的。不过,就那尊何朝宗款的观音菩萨像就在五十万上下,要是赶上好行市,遇上个真懂行儿的玩儿家,六七十万也不在话下。放心吧,至少我赔不上。”
“这我就放心了。”纪成的脸上略显失望,因为秋霁白并没有明确告诉他两尊造像的具体鉴定结论。
“我今晚就把消息放出去。”纪成接着说道:“兄弟!这之前你还见见潘三不?”
“见!当然要见。再怎么说,这件事情看起来他是站在正义的一方。”秋霁白清楚地说道:“整件事情,他在其中是个很重要的人物,如果他不参与进来,我们做的这些很可能就是无用功。就明天吧,约个时间咱们见见。我希望通过能够和范荣图搭上关系。”
点点头,纪成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
一切都安排好了,纪成就按秋霁白说的去安排了。
秋霁白则是和顾惜安两个人就开始了古都西安的探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