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 一章 步步紧逼(2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037 字 7个月前

秋霁白接过平板,看到显示碰上出现的正式“大名宣德年制”六只楷书的款式。显然,这个款就是刚才看到的那只冲天耳铜香炉的底款。

仔细看了一下图片后,秋霁白用两根手指向外一滑,屏幕上的图片就被放大了数倍,直到其中的一个字占满了屏幕。

点点头,秋霁白说道:“没错了,这是沈度的字,至少证明这只炉子是明朝而不是清朝铸的。”

“你说说为什么?”

马守义在有意地考秋霁白。

一笑,秋霁白说道:“宣德款的炉子存世量非常的大,后世做炉子很多都用宣德款,因此说宣德款有些失去了纪年的意义。而就宣德楷书底款的字来说,明朝时期一般都是沈度写的。到了清朝,写这个款的人就多了。不过,楷书款多用的是赵孟頫的字体。”

“两者之间有什么具体差别吗?”

马守义毫不放松地接着问道。

“其实,最根本的却别就是,明代沈度写的底款,也真是沈度亲笔书写,并有工匠錾刻到铜炉底部的。而清朝所铸的宣德炉底款,虽然字体是赵孟頫的字,但那个时候赵孟頫已经作古了,不可能为后朝题款。所以,清代宣德炉的款只是形似赵孟頫,而一点儿神韵都没有。最简单的证明就是,沈度写的底款放大多少倍,字都不会散,清代的底款就不行了,稍稍放大两、三倍,字就没个看了。”

“那你知道明代为什么不写赵在呢?”

马守义有点儿不把秋霁白问道誓不罢休的意思啊!

连续的几个问题,让秋霁白心里多少有点儿发慌。不过,他还是很认真地回答道:“这主要是因为明朝人看不起赵孟頫,都认为他作为赵宋宗室成员,委身元朝宫廷做官,说他‘失大节",他的字是‘奴书"‘汉奸体"。所以,在明代时赵孟頫的字基本没有人学习。”

“后来,随着明王朝的覆灭,清朝满人做了天下,不但执政朝廷变了,就连对文字书法的欣赏也随着改朝换而发生了变化。因为康熙皇帝非常喜欢赵孟頫的字,所以不少的文人也逐渐妥协了,赵孟頫在艺术上的成就又逐渐被客观评价了。”

听完秋霁白的讲解,马守义不住地点头,欣慰地说道:“霁白啊!没想到你除了眼力好之外,这古代历史文化知识也掌握的这么扎实啊!实话实说,要不是在你来之前,我对这只炉子做过一番详细研究,否则你说的这些我可是完全听不懂啊!”

谦和地一笑,秋霁白说道:“马爷爷!您过讲了,我大学学的就是历史专业,对于这些知识点,不光是要学,更好记住了,这可是考试时候的重点内容。”

点点头,马守义说道:“你这书是真没白读啊!关键是,你还能与实际结合起来,这可比那些死读书,为了应付考试的人强的太多太多了。”

“你说的没错,这只炉子肯定是明代的东西。但至于说是不是宣德本朝官造的炉子,我也说不好。”马守义说道:“这只炉子最近出现在北京古玩行儿里了。而且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是吗?”秋霁白赶紧问道:“货主是谁?他想不想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