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马守义手指的方向,几个人齐齐看向了身后站着的秋霁白。
原本,秋霁白跟着马守义这一众人,目的是想从他们的谈话、讨论中学习一些东西。作为靠着自学成才,在古玩行里闯荡,并且在学术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他,向来都崇尚一条哲学,那就是“学艺不如偷艺”。
可马守义的一句话,瞬间就把秋霁白变成了这些大学问家视觉的中心。这让秋霁白的脸瞬间一红,不是到该说什么是好了。
“霁白!这几位老师都是好学问、好人品的学者型专家,对你这样的民间寻宝的路子不是很了解。你就给他们讲讲这些东西的来路,一旦从中能够找到什么线索,那就说不定是又一个重大的发现。”
马守义认真地说道。
说完,马守义指了一下桌子上的四条屏“贴落”,接着说道:“你就说说这四条屏是怎么来的吧!对了,先介绍一下你自己,别说了一溜十三招,这些个大学问家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秋霁白也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迈了一步,说道:“各位老师!首先欢迎,也感谢各位中国历史文物研究界泰斗级专家老师的光临指导。我叫秋霁白,从小就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大学也是学习的历史文物与博物馆管理专业。毕业以后一直在古董文玩行业里学习、实践。通过这几年很多老师的指点,再加上我个人的一点儿努力,自我感觉在行业里取得了一些成绩。”
提到自己取得了成绩,秋霁白更腼腆地一笑,红着脸接着说道:“马爷……”
刚要叫“马爷爷”,秋霁白迅速反应了过来,当着这么多学者专家的面,这个称呼不太合适。于是,语气一转说道:“马老!就是给予我最大帮助的人。”
“呵呵!小伙子!你不用捧守义,他关爱学生,提携晚辈,在行业里是出了名的。”一个白发彬彬的专家,开口笑着说道:“相比这些,我们更关心你这些宝贝是在哪儿淘来的。”
点点头,秋霁白说道:“就先说说这四条屏吧。”
往前迈了两步,接着说道:“说起这一套四君子的四条屏,还挺传奇的。”
说着,秋霁白就把原本要去看一张道光的圣旨,结果是高仿品,然后在货主家里发现的那一堆当做垃圾的“贴落”,全过程讲述了一遍。
最后,秋霁白说道:“我认为这些‘贴落",应该是清末国内那段动荡时期,清宫中很多珍宝、瓷器流出,而这些‘贴落"很可能是防止瓷器磕碰,用来包裹那些易碎物件的包装物了。结果,那些东西运出过后,被那个富商买到了手里,连拆都没拆就直接进了库房。直到这些东西又被国内一些商贩,当做回流瓷买了回来,而这些‘贴落"依旧是被当成了包装物,扔在了地上。”
听完秋霁白的分析解释,众人都微微点头。还是那个白头发老学者说道:“分析的很有道理。从这一点上看,也变相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沉积是多么的厚重。在他国人的眼里被视为的‘废物",都是难能可贵的珍宝。要知道,这四条屏,虽无落款,但也能清晰地反映出,这一定是出自某位宫廷画师之手,很有研究价值。”
“嗯!”马守义接口说道:“从绘画技巧上分析,确实有朗世宁的风格,或许这真的就是朗世宁某位学生所绘。难能可贵啊!”
说着,几个人就有对这套四条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