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以假乱真(1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019 字 7个月前

在“文祥斋”后堂的一间小屋子里,秋霁白、金德祥、李成海、沈崇辉,还有隋涛围坐在桌子边,轻声地说着什么。

“霁白!这么干是不是有点儿太冒险了?不合规矩啊!”李成海皱着眉头说道:“再说了,何伟长、杨双庆这两个人也不是棒槌,他们的眼力不高,但也不是白给的。”

“诶!成海!你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迂腐了呢?”沈崇辉用左手四指轻轻敲击了一下桌面说道:“不有那么一句话嘛,‘恶人自有恶人磨",是这两个小子先不守规矩的,霁白的这个主意也算是以恶制恶,为咱们古玩行儿除害了。”

“对!”这里面最积极、最支持秋霁白的就是被何伟长、杨双庆坑了的隋涛了,“霁白的这个办法好啊!不声不响地就能把这两个王八蛋给办了。解气、解恨,还解决问题。霁白!回头你告诉徐文利,这幅画五百万我收了,让他踏踏实实地安排孩子出国留学。有我在,放心!”

今天秋霁白才知道,隋涛除了一有家古玩店以外,他自己还有个小酿酒厂。因为遵循古法酿制,他的“散篓子”(散装白就的意思)在当地相当有名气,一百五十块钱一斤供不应求。甚至有外省市的客人,不远千里登门购买。同时,老婆还经营着两家效益的饭点。所以,他的经济实力可见一斑。

金德祥也接口说道:“成海!你的活儿我见过,不能说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吧,也是和真迹相差无几了。霁白的眼力咱们不用提,就何伟长和杨双庆那两个草包,是无论如何都看不出来的。你放心,我这儿‘乾隆仿慎德堂"的宣纸,我还有半刀(一刀纸就是一百张。根据切纸时刚好一百张的厚度和刀具的深度相当,所以就把一百张纸叫一刀纸。半刀也就是五十张。),同期的墨、色、印,甚至是笔,我这都有现成的。加上你手上那鬼斧神工的活儿,我相信绝对漏不了馅儿。”

说到这,也就知道秋霁白要怎么对付何伟长和杨双庆了。把几个人聚到“文祥斋”,目的就是向利用一下金德祥多年收藏着的明清文房用品。有倒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和高奇峰当年作画所用的原材料,画的再好能被行儿里人一眼看穿。

利用那幅高奇峰的《西湖晚秋》真迹还在隋涛手里这两天的机会,请李成海这个临摹书画高手,以及沈崇辉这位做旧修补高手,临摹防止一幅。然后,偷偷地把真迹换下来。到时候再由徐文利出面,识别出真假,反过头来讹诈何伟长和杨双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个主意好归好,但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要临摹、做旧出一幅和原画一模一样的高仿品。虽然李成海和沈崇辉都是行里造假的高手,但也很难做到与原作丝毫不差。

“成海!你就放心大胆地干。出面和那两个王八蛋交涉的事儿全由我来。不管发生什么事儿,我绝对不会把你和崇辉咬出来的。”

隋涛信誓旦旦地说道。

秋霁白起身走了两步后,说道:“成海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但我觉得这个风险值得一冒,而且成功的几率也非常大。”

顿了一下,秋霁白接着说道:“从时间上计算,这幅画到何伟长和杨双庆手里也就短短的一天,然后就一直在隋大哥手里。以他们的学识见闻,还有眼力,我觉得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看不出来毛病。”

听了众人的劝说,李成海拧紧了眉头,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原地转了一圈。站定后,点头郑重地说道:“好!这事儿我答应了。不过,我有四个要求必须要把话说在前头。”

“说!只要我能做到的,成海!你尽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