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背上负担(2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072 字 7个月前

考虑到这两个层面的因素,秋霁白觉得自己开价五十万,是有点儿过了。

刚想要问陆千毅怎么不还价,陆千毅就已经掏出手机,说道:“小伙子!来,咱们马上就一手钱一手货。”

“诶!陆先生!我不是这个意思,五十万……”

没等秋霁白把话说完,陆千毅就摆手说道:“好了!霁白!我也跟德祥一样,直接叫你名字好了。你的意思我明白,这片瓷片市场价应该用不了五十万,但我却觉得这五十万我花的太值得了。不但让我入手了一件儿难得的宋汝窑精品瓷片儿,更让我对古董文玩收藏有了重新的认识。说不得以后还要多向你请教。”

见秋霁白还要出言推脱,陆千毅接着说道:“这五十万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以后还要拜托霁白你,帮我多留心一下,我还有几样心心念念的瓷片儿没有收齐。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听到陆千毅这么说,秋霁白心里倒也安心了,毕竟他是有求与自己,多收的这十万就当是下一次生意的订金了。

想到这里,秋霁白问道:“陆先生还想要入手什么窑口的瓷片呢?”

面色一整,陆千毅说道:“这几种瓷片是相当难找的。除了这片宋汝窑外,就是越窑系里的蜜色瓷、宋代官钧、明成化斗彩、清中期康熙郎窑绿……”

听到陆千毅报出的这些瓷器品种,秋霁白脑门上的皱纹不由地深深皱了起来。

要知道,陆千毅说的这些古代瓷器品种,那都是极其稀有的东西。尤其是清康熙的郎窑绿。别看它时代最晚,但对古瓷器收藏者来说,是近乎于是一种传说中存在的瓷器了。

清代康熙中期,江西巡抚郎廷极,在康熙四十三年到五十年的七年中,兼任景德镇督陶之责。这期间景德镇御器厂的产品,称为郎窑。

在郎廷极的监督下,景德镇创烧出了著名的“郎窑红”。因为其烧造难度大,成品率极低,故价格很高。而同时也烧出了“郎窑绿”釉瓷器,但是产量更少,难度更大。

耿宝昌先生认为它是郎窑红的“窑变”品种,又称“绿郎窑”。可以说郎窑绿瓷器的传世量非常稀少,据说在康熙年间郎窑绿就比郎窑红贵十倍以上。因为几乎没有存世的,所以现代很多人很少了解它。

听陆千毅要一片“郎窑绿”的瓷片,秋霁白心里就咯噔一下。摇了摇说道:“陆先生!不是我有意推脱,据我所知,除了博物馆里收藏的几件有数的郎窑绿之外,市场上曾经出过唯一一件郎窑绿瓷器,是一只荸荠瓶。除此之外,大部分所谓的郎窑绿瓷器都是绿哥窑,都不是真正上的郎窑绿。不具备苹果绿、苍蝇翅、黑耀斑、彩虹光,足底施白釉并无款这些特征。”

说到这里,秋霁白摇摇头,说道:“陆先生!恐怕有负您的重托了。我真是完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