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头,郭林说道:“圣旨不是书画呀!我哪儿看去呀?再说,那东西是真是假的也没个依据对比,拿不准啊!”
“刚才提到的那个三乔你们熟吗?”
秋霁白问道。
郭林点点头,说道:“那小子在行儿里有点儿道行。也不知道他都有什么路子,总能弄到别人想都不敢想的物件儿。”
点了点头,秋霁白说道:“如果能联系上,约个时间去看看。管它对不对呢,‘宁漏千家货,不放一门过"嘛!”
“那没问题,我和老杜都认识。过会儿打个电话问问就成。”
郭林说道。
“行!”点了一下头后,秋霁白说道:“要不这样,郭哥!杜哥!你们两位先去老朋友哪里看看,我想一个人转转。跟你们一起走,目标太大,总能碰上认识人。”
杜森和郭林一笑,说道:“行!你自己玩儿去吧。我们跟着你还真备不住耽误事儿。”
相视一笑,杜森、郭林两个人走了。
其实,“鲁园”古玩市场,秋霁白也没少来。不过,他向来都是低调来往,不露锋芒。每次来还着装打扮上做做文章,所以,这里的人就没有认识他的人。
没有了杜森、郭林的惹眼,秋霁白感觉自在多了。拉了一下棒球帽帽檐,就进入了他感觉舒适,非常习惯的状态。
微微低头,在别人几乎看不见他脸上表情的同时,秋霁白的眼睛左右扫视,两边摊位上的东西几乎没有漏掉一件儿。
常年在古玩市场、地摊中流连,秋霁白的眼睛已经练到了如同一台全景摄像机一样,只要是有入眼的东西被他扫中,在他的眼睛里就是一个硕大光点儿。
“嗯!这儿好像有点儿东西。”
收住脚步,秋霁白在身体左侧的一个摊位前蹲下了身子。
那是一堆各种窑口、各种器型碎裂后的瓷片,黑的、白的、红的、绿的,有青花、有五彩、有描金……反正是历史上能叫得出的有名窑口的瓷器,这一堆里几乎都能找到影子。
秋霁白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那个光点儿,在把其他几片没有价值的瓷片挪开后,一片有半个巴掌大小,色如雨后天晴一样的瓷片露了出来。
色泽青翠,釉汁莹若堆脂,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断口处呈现灰白色,如同燃烧过的线香灰一样。
“‘雨过天晴云**"‘千峰碧波翠色来"。只是一片汝窑的瓷片啊!”
抑制着内心的激动,秋霁白把那片瓷片捡了出来。
又反复观察确认了一下,抬头问摊主,“老板!这个片儿什么价儿?”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体格偏瘦的男人,秋霁白问他之前,他正专心致志地看着手机。从神态上看,不是在打游戏,很可能是在看网络小说。
抬眼看了一下秋霁白手里举着的那片瓷片,说道:“三百五,送龙泉窑的瓷片。不好找!”
说完,忧自顾自地看起了手机。看得出来,他正在看东西远比卖货赚钱更吸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