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秋霁白始终坚持,张继新也就乐呵呵地答应了,“行!那我就受之有愧了,四万。”
点点头,秋霁白马上掏手机,刷码付款。
和张继新互留了联系方式,出了他的房间。
“霁白!你咋那么实在呢?老张说是三万五请到手的,实际上他能花上三万就是一大关,你怎么还给他往上加价呢?咱们是做买卖,不是扶贫。朋友是朋友,买卖是买卖,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要我说你跟我回去,我怎么也得把多掏出去的五千要回来……”
杜森喋喋不休地在秋霁白耳朵边念叨着,秋霁白心里这叫一个烦呀!
“杜哥!买卖出门无反悔。咱们都走出来这么远了,还找什么呀!回去以后再说这事儿。”一推杜森的肩膀,秋霁白说道:“这儿还有这么多房间呢。走!你带我再转转。说不定能捡个大漏儿呢,那就什么都回来了。”
摇摇头,无奈苦笑了一下,杜森说道:“霁白!你真不适合做这行儿,你赚不着钱。”
说完,就又领着秋霁白在其他几个他认为货不错的房间里转了一圈,秋霁白又入手了几颗翡翠珠子,一串玛瑙手串,一件清晚期和田玉蝴蝶佩。虽然不是什么理论上的捡漏儿,但几件东西放到潘家园市场上,多少能有两、三千的利润。
也帮着杜森入手了一只“宣德年制”底款的三足冲天耳香炉,清中期的物件儿,做工还是非常精湛的。一万一入手,性价比相当高。
杜森乐呵呵地说道:“我最近对铜器越来越痴迷了。喜欢!入手了就不想出手。你不知道,老张手里那只铜琴炉,我是真看上了。可惜,那老小子就是不买。”
一笑,秋霁白说道:“那个路份的炉子不是太稀有,有机会我给你淘换一只来。你整天用手盘玩儿,也能锃光瓦亮的。”
说完,看了看手上的几件儿东西,又把那尊“妈祖”像包好了,捧在怀里,秋霁白说道:“走吧!没什么可看的东西了。我得找个酒店住。”
“嗐!找什么地方住啊!住我家。”杜森二话不说,就告诉出租车司机,去自己家,“我媳妇儿和孩子这几天住娘家,家里就我自己。你就住我家,回头我还想让你多教我几手活计(这里指鉴定古董文玩技能)呢!”
没办法,秋霁白只能是跟着杜森去了他家。
一进屋,杜森就急切地问道:“霁白!你在老张哪儿请的那尊‘妈祖"像到底怎么回事儿?”
一听杜森这么说,秋霁白就知道他多少猜出来自己捡了个漏儿。
淡淡一笑,秋霁白说道:“你不是要带我去找张继新要回那五千块吗?怎么又这么问了呢?”
“嘿嘿!刚出来的时候,我是这么想的。可后来我一琢磨,不对,就你那眼力和聪明劲儿,还有对市场行情的掌握,绝对不会吃这样的明亏。我就想,那件东西可能是老张看走了眼了。”
杜森说道。
笑着点点头,秋霁白说道:“我帮张哥看了件东西,又在他那儿捡了个漏儿,两下一抵,我不算占他便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