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忽忽悠悠(2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083 字 7个月前

“好!”余达痛快地说道:“只要你让我心服口服,这只碗你拿走。”

“杜哥你也得放了。”

“没问题。”

秋霁白一笑,手里拿着那只祭红釉大碗,说道:“这只碗是祭红釉,几位大哥就都知道了,是祭天时候用的。也就是祭器、礼器,说白了就是祭天时候盛放贡品的供碗。在明清两朝,皇上用来祭祀的器具肯定是官窑了,都是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

“你罗里吧嗦地说什么呢?谁还不知道官窑是朝廷控制、指定烧造的。”

单春波开口了。三个人里,他的性格相对最沉稳,对古董文玩知识学的也比较扎实。可秋霁白短话长说的风格让他也忍不住了。

其实,这也是秋霁白想要达到的效果。只有把三个人绕的云山雾罩以后,他们才会认为自己是个高人,自己接下来的话也就更容易被他们相信。

假装害怕地一笑,秋霁白说道:“据我所知,官窑瓷器的款识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家都知道的帝王年号款的器物,占官窑器的绝大多数;第二种是帝王的堂名款器,如‘慎德堂制"‘大雅斋制"等;第三种是无款官窑器,南京博物院藏有清雍正仿明永乐官窑的青花牵牛花纹倭角瓶,其中一件就是无款,为刻意仿明之作,在清宫档案中也有乾隆皇帝授意某种器物不具款的记载。所以,有款识的器形不一定就是官窑,无款识的器形也不见得就不是官窑,‘款识"并不是评价瓷器是否为官窑的唯一标准。”

秋霁白越说越深奥,越说越充满了悬念,这就让余达几个人更是感觉心里刺挠,干着急,更想知道这件东西到底是个什么路数。

感觉到自己“小火慢熬”的策略见效了,火候也差不多了,秋霁白才把手里的那只祭红釉大碗双手捧着放到了桌面上,郑重地说道:“从存世官窑瓷器来看,清代祭器和供器往往是不署款的。封建皇帝认为,祭祀都是纪念故去的人,说白了就是给死人上供。这样的东西上面写上皇帝的年号,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显然是不吉利的,要是万一一个不小心打碎了,就更不吉利了。我说这只碗是官窑,根据就是它是一只祭器和供器。”

说完以后,秋霁白用犀利的眼神盯着余达。从对方冒着惊喜贪婪的眼神中判断,余达上当了。自己和杜森能安全离开这里已经有八、九分的把握。

呵呵一笑,秋霁白问道:“大哥!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啊?啊……”从愣神中醒过来的余达脸色一沉,说道:“什么对不对的?你说了这么多,我还一句没说呢。”

装模作样地也把碗拿起来,上下看了几眼,余达装腔作势地说道:“这只碗釉水泛着贼光,一点儿划痕都没有,根本就没有使用痕迹。像有二、三百年的玩意儿吗?还有,器型不规整,这口沿也不在一个平面上,底足修的也不利落,达不到官窑的水平。皇上能有这样的东西祭奠祖宗吗?”

说完了,又装模作样地拿手电照了照碗的内壁,还用手指轻轻敲了一下碗沿。可能是实在找不出其他什么理由了,余达强词夺理地说道:“行了!今天呢我们哥几个听你说了这么多,也有了点儿长进。这只碗对不对的也说不清楚了,我看就这么着吧!东西还是我的,我也不难为你跟杜森了。老二!老三!把这哥俩个送出去,别回头找不着道。”

说着,就坐回椅子上,开始认真研究起那只祭红釉大碗了。

“哎!余秃子!你他吗要黑吃黑呀?说好了输了就把东西给我兄弟的,拉出去的屎你往回坐,什么东西?我……”

在关利民和单春波两个人推推搡搡中,杜森不依不饶要往回冲。

秋霁白心里一乐,暗自忖道:“看来不单是余达三个人是棒槌,杜森也高明不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