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市场扫货(1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040 字 7个月前

顺着李碧瑶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件圆滚滚,形状像是南瓜,上面有个小口,封着一个形如南瓜藤蔓的盖子。

那件东西在太阳下,隐隐闪烁着黄色的光,从材质上看,应该是黄铜的。

“这东西呀!”秋霁白看明白以后,笑着给李碧瑶解释道:“这东西老北京人都管它叫‘汤婆子",或者是‘汤捂子",是过去老百姓家里面取暖的用具。说起来挺有趣儿的,这东西主要是冬天用来暖被窝的。把它装满热水后,睡觉前先放到被窝里,等人脱了衣服再钻进去,就不至于是冷冰冰的感觉了。”

“‘汤婆子"在宋代的时候已经有了。历史上对它的叫法很多,‘锡夫人"‘汤媪"‘脚婆"……这‘汤婆子"的名称是最被老百姓接受的。‘汤",古代汉语中指滚开的热水,‘婆子"则是比喻它能陪伴人睡眠的功用。”

“哎呦!这么有趣好玩儿的东西,原来有这么多的历史知识啊。哎!这么说它就相当于现在的热水袋啊!古人可真聪明。”

李碧瑶感慨地说道,然后就蹲下身子,准备仔细看看这件儿“汤婆子”。

秋霁白也跟着她一起弯下身子看。

“别说!这件儿东西还真是个清晚、民国时候的玩意儿呢。”看明白东西路数后,秋霁白解释道:“这件东西上面暗刻着福、禄、寿、喜四个字,字和字之间装饰着暗刻的云纹和卷草纹,典型的晚清、民国工艺。看着还行?”

“这件东西多少钱?”

李碧瑶小声偷偷地问秋霁白。

一笑,秋霁白说道:“应该不贵,三、五百块吧。民俗的东西,现在还没有得到行儿里人的重视。”

“那咱们买下来吧?多好玩儿。”

李碧瑶满脸期待地征求秋霁白的意见。

“买它呀?难道你要用它暖被窝吗?”

秋霁白好奇地问道。

“不行吗?”李碧瑶很认真地说道:“用这东西,冬天就不用开暖气了。”

呵呵一笑,秋霁白被李碧瑶的天真劲儿给逗乐了。实在是不忍心拒绝,秋霁白抬头问摊主。

“老板!这件儿东西多少钱?”

“一千五!清代的老东西,不多见了。”

摊主不失时机地兜售这自己的东西。

轻轻一笑,秋霁白说道:“民俗的玩意儿,不是古董。都是行儿里的人,大哥!你好好报价。”

看着四十多岁的摊主,秋霁白只用眼神就明确地告诉摊主,自己不好糊弄。

“呦呵!同行儿啊!对不住了。”摊主赶紧打个哈哈,收起摆弄着的手机,说道:“五百你拿走。”

摇摇头,秋霁白不满意这个价格,认真地说道:“大哥!三百!三百差不多了。就是件儿民俗的东西,我买回去也是当个标本,根本就没指望能卖出去。”

“三百来不了啊!兄弟!我四百入的手。”

“得有三、四年了吧?如果三、四年前,这个价儿我信。可现在……”

秋霁白摇了摇头,表示这个价没人要。

“得嘞!兄弟!一听你这话,就是行儿里的虫儿。四百你拿走,一分不多挣你的。怎么样?”

摊主被秋霁白一语说中了关键点。

“行啊!都不容易,四百就四百了。”

说完,秋霁白就把手伸向了旁边的一块“泥块”,在手上掂了掂,又用手指按了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