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深度合作(1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067 字 7个月前

“霁白!你真是块做生意的料。”陈斌说道:“今年呢,我也通过陆总联系了几个搞玉雕工艺的公司。不过,说实在的,我都没太看上眼儿。倒不是说陆总不上心,是因为新疆这地方专业从事这一类的工艺大师太匮乏了。”

看了一眼秋霁白,陈斌接着说:“兄弟!要不这样,你呢,干的是古董文玩这个行当,认识够水平、有名气的玉雕师,最好是大师级别的工艺美术师的几率比我高。你回去以后,就留心寻找一下这样的人物,咱们合作。我前期做过市场调查,咱们提供原料,对方雕刻,出来成品后销售,就算是咱们四,人家六的分账比例,也比现在直接转手籽料要赚钱。至少高出百分之五十的利润。”

“哦!有这么大的利润吗?”

秋霁白有点儿难以置信地问道。

“那当然了。”陈斌说道:“我给你详细说说里面的道道儿吧。你也看到了,今天上午我在‘巴扎"收的那些籽料,都近乎是完美无缺的。有裂、有柳,包括玉肉里有一星半点儿杂质的我一概都没收,再便宜也不要。因为我不好卖,卖不出好价钱。但这些品质低一点儿的玉料,放到那些玉雕大师的手里,那可就是宝贝了。经过他们巧夺天工的设计,鬼斧神工的技艺,反手就是成倍、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利润呀!而且名气越大,价格越高。”

听完陈斌的叙述,秋霁白心里很清楚,陈斌真是个做玉石生意的行家里手。是那种走一步看三步的人,和他合作利弊两开吧!

合作的好,两个人都获利;合作的不好,自己很可能被陈斌算计进去。不过,从陈斌坦诚的言语中,秋霁白倒是逐渐排出了第二种可能。

见秋霁白皱眉没有回答,陈斌继续说道:“霁白!对我们的合作,我想这样,我这边不管收到的籽料多少钱,我直接按照低于市场价格百分之二十的价位提供给你。至于你同从事玉雕的人怎么合作,你自己看着办。但有一样,每一件成品,卖出去以后,利润中我占百分之二十。这样行吗?”

通透!一句话就把秋霁白的疑虑消除了。不得不说,陈斌这个人很会察言观色,揣摩人的内心活动。

略微思考了一会儿,秋霁白说道:“陈哥!你说的这个方案,我没有意见,回头我和碧瑶、罗翰几个人再商量一下。成与不成的,也要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我没有那么大的本钱。”

“呵呵!你就别谦虚了。你的这颗脑袋,和那双像刀子一样的眼睛就是最好的本钱。”

陈斌高兴地说道。

谈妥了合作的大致框架,陈斌非常高兴。眼看着自己已经做到极致的事业,还能更上一层楼,心里的喜悦肯定是溢于言表的。

下午收玉的第一站,陈斌带着几个人,分乘两辆车,来到了一个很典型的新疆维族村落。最明显的特征是,这里几乎家家都养鸽子。维族同胞历来把鸽子看成是吉祥鸟,企盼鸽子能保家中平安幸福,能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好运。

“自治区每年赛鸽活动,要是自己养的鸽子能在比赛中夺得名次,不但自己能出名,就是自己养的鸽子也会身价倍增。”陈斌指着前面一家的大门,说道:“这个兄弟家曾经培育出一只信鸽,在自治区信鸽比赛中夺了个第一名,那只鸽子有人上赶着出价二十万他都不卖。就是后来他培育出来的其他信鸽,也都至少是五万打底的价格。”

“一只鸽子一辆汽车了,是不是有点儿太夸张了?”

罗翰又一次吃惊地问道。

陈斌一笑,说道:“这有什么夸张的,咱们汉族人不常说那么一句话嘛,‘有钱难买我乐意"。这玩信鸽就跟咱们收玉石一个道理,有人了一出钱二、三十万买块石头,就有人乐意出二十万买只鸽子,各有所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