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现有古董文玩市场大小不计其数,而最出名的就是八仙庵、书院门和朱雀门市场。在这里,备受行里人推崇的就是朱雀门古玩市场。
之所以瞩目,主要是这里的真货比率在全国所有的古玩市场中是最高的。有好事的人曾经做过一个极为无聊的调查,在朱雀门古玩市场固定经营商铺出售的文物古玩中,真品比率高达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并且这里的真货也是以关中地区,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的器物为主。
这里就要阐述一下了,虽然北京、天津、南京,甚至是山东德州、湖南长沙、辽宁沈阳等,这些城市也有行里人也很关注的市场,里面的物件也有很多老的、真的东西。但这些市场里的东西并不全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延续下来的文化遗存。而是更多地出现了诸如辽、金、蒙古、契丹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甚至混入了很多朝鲜、日本,还有西方文化的东西。这就给人一种不纯粹的感觉。
东西纵向排列的商铺,过道两边密布了大小三百多个摊位,主要兜售瓷器、玉器、铜器、字画、像章、书籍、古币等古代文化艺术品。当然了,也有相当庞大数量的仿品、假货。
有了在太原古玩市场的教训,这次罗翰和韩美琪相当老实谨慎,乖乖地跟在秋霁白的身后,不敢随便碰任何东西了。
说实在的,秋霁白现在也没精力管这两个人了,这个市场太大了,摆出来的东西也极为精致,不管真假,看起来都有那么一眼(猛一看,都是真的意思)。
大致走了一圈,秋霁白还是老套路,瞄上了几个专卖老货的摊位。
回头对罗翰说道:“和尚!你跟美琪离我稍微远点儿,我这趟可能会入手几件东西。”
“咳!你要买东西,我不正好跟着学习嘛!干嘛要离远点儿?”
罗翰不明白地问道。
上下打量了一下罗翰,一笑,秋霁白说道:“你们不知道,这古玩行里的人眼睛都毒辣的很。不光是看物件准,看人也不差。就你们两个人的穿着打扮,再加上浑身上下都透着生意人的富贵相,卖物件的摊主还不得把价儿抬得高高的呀!”
罗翰看了看自己和韩美琪,又看了看秋霁白,问道:“我也没看出来什么不一样的呀!不都是这么回事儿嘛!”
一笑,秋霁白说道:“常逛古玩地摊的人,言行举止都透着行儿里人的味儿。诶!算了,你们就离我远点儿就行。我看什么、说什么你们也能听见。但就是不能让摊主看出来我们认识。”
说完,秋霁白就快走了几步,和两个人拉开了距离。
其实,秋霁白这么做一方面确实是避免让摊主看到罗翰和韩美琪身上的贵气,把价格要高了。而更重要的是,秋霁白怕罗翰的大嘴巴坏了他的事儿。
装作若无其事,有意打无意撞地往前溜达着走。在走到一个专卖古玉的摊位前,蹲下身子,开始寻摸起来。
其实,秋霁白上一趟走过的时候,就已经在这个摊位瞄上了一只明代和田玉“苍龙教子”(一大一小两条龙。大龙对小龙施以淳淳教导,体现望子成龙,表达儒家思想中长幼之分,以作教育意义。)的龙钩。古人束结衣带用的饰物,是玉带钩的一种,更多的是起到装饰和美好寓意的象征。古代当官的人更是注重这一点,带着这样的龙钩上朝见皇上,有带子上朝,期盼代代出高官、有贵人的意思。
秋霁白盯上的这只龙钩是俏色巧雕,钩头大龙为羊脂白玉,钩尾浮雕的小龙则是用和田玉籽料原带的枣红皮色俏雕的。龙钩看上去没有清代的精细、高贵,却带有明代玉雕那种古拙浑厚的美感。
装模作样地看了几样东西,秋霁白就用手拿起了那只和田玉龙钩。在手里反复揉搓了几下后,问道:“老板!这只龙钩什么价?”
“好眼力呀!一万一!”
正端着大面碗吃臊子面的老板,抬头看了一眼,回答道。
老板一报价格,秋霁白心里就明白,这老板认出自己是行里人了,报的价格也就是当下的市场价略高点儿。能入手,但也仅限于眼下收藏,想要赚点儿,那得碰上冤大头。